朋友今天说,因为自己喜欢买买买,让家里堆积不少东西,每次整理都无从下手,可从同事送给她《断舍离》后,现在的她完全能克制欲望,不会随便购置了,生活也变得更简单了。
看到这条朋友圈时,我不禁陷入思考,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和我朋友一样,总有冲动消费的时刻,购买完却又后悔莫及;还有人完全的随心所欲,没有判断水平,添置太多你以为可以用得到,而实际上实用价值并不高的东西。针对这些状况,我想和你聊聊关于断舍离。
总听人家和你说“断舍离”,可你真的了解它吗?从别人陆陆续续的谈论中,你有过实际行动吗?再去想想最近的你又有多久没断舍离了呢?
山下英子说过:“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换句话来说,断舍离就是去收拾家里的破烂,整理自己内心存在的“破烂”,让日子过得更舒心的一种方式。
“断”,断掉你现在正想纳入家里的东西,慎重考虑它是不是必需存在,我此刻特别需要使用,以后它的用处还很多。比如每天的早餐想给家人榨果汁补充维C,我需要榨汁机,而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他们也喜欢,那这个物品就属于必需品;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购买完就变成闲置品,使用次数屈指可数。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不必要的我们可以卖掉或者赠送或者捐献,时时刻刻问自己,“这个东西适合我吗”?而不是“很可惜”“还能用”这些想法。如今城市小区里随处可见的回收柜,把不适合自己的回收利用,让自己、让家人、让孩子形成节约的习惯,不再盲目消费。
“离”,脱离对物件的执念,让自己处于游刃有余的空间。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到换季,为什么我没衣服穿啦”,明明衣柜里塞满了各种衣服,接着用这种方式麻痹自己,我必须购置几件体面的衣物,最后衣柜越堆越满,还得再置办些其他的收纳柜。因为已经不会再穿的衣服,却对它有了感情,只好收着,这不是留恋,而是一种执恋,丢掉它们,去除内心的杂念,让自己变得更简单些!
快节奏的时代,浮躁的社会,让人根本没法细想。因为我喜欢所以我需要,因为朋友推荐所以我要有,因为大家都买所以我更应该有,当你陷入这种死循环,你会发现生活越过越累,房间杂物越堆越多。试想当你工作下班回到家,打开房门只见地上乱七八糟,卧室凌乱不堪,好心情全都被破坏。
我的母亲也喜欢留存,把我高中穿过的衣物和弟弟10岁前的衣物都一一保留在衣柜,这些年下来,原本很宽敞的房间被她的执念占据了大半,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受不了做整理,她才和我一起清掉“破烂”,更让我惊喜的是,她还主动叫我陪她一起收拾杂物,算得上是她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吧!
可能现在对你来说很困难,每天精进一点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要害怕,换种方式,少一点点欲望,简单一点生活,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角,还一个纯粹的自己,不再被内心里的那个声音所左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