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

作者: RiverMg | 来源:发表于2021-01-10 15:59 被阅读0次

    王导这个人物,想必大家也并不陌生。继三国时期刘备孙权相接称王之后,曹操也晋封魏王,加九锡。不同于天子,更像是一个诸侯王。在三足鼎立的局面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然后彻底称帝。这时候天下的局势是魏国最为强盛,相比于蜀吴两国来说已经有逐渐快要统一天下的趋势。可是就在这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曹丕在位时间比较短,很快也同样去世。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爽与司马懿佐政。但司马懿作为三朝的重量级元老,再加上当时被曹操成为“鹰视狼顾”的野心,很快就称太后外出曹爽陪同时一跃而起引发高平陵事变,一举推翻了曹爽,并且掌握了大权。变故发生得如此突然,导致天下也逐渐混乱。又过了许久,知道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时,终于,司马氏代曹氏称帝,建立西晋王朝。而王导的出生,就在这一系列变故之中。

    王导出生于琅琊王氏,在当时那可是典型的世家大族。光是他们家族,就曾经有过92位宰相。而王导也是其中之一,后来负责辅佐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了东晋,但那都是后话了。当时西晋的局势已经逐渐稳定,但是很快又被打破。便是历史上那个十分著名的白痴皇帝以及他的丑陋皇后贾南风所带来的一场全国震动的灾难:“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其实原因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晋朝的老祖宗司马懿。正是因为曹氏一族重用司马懿这样的外姓宗族之人,导致了后来魏被推翻。所以司马氏在用人时全部都用了自家人。但就算是自家人也会打仗,而打仗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皇位。为了抢夺皇位,西晋陷入完全的混乱之中。

    天下已乱,外围还有胡人入侵,王导此时应该何去何从?他当时作为琅琊王氏之族的领袖人物,必须要想出一个能够保护家族才能够活下去的方法。于是就有了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典故:衣冠南渡。也可以称之为永嘉南渡。王导劝说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南迁,于是北方大部分的人全部都迁到了南方。

    但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南方的人并不欢迎他们。因为以前,南方本来是吴国,也就是孙权的领地。后来因为被西晋侵略,现在依旧留在北方。所以南方与北方的这些人,一定会造成一定的冲突。这时候王导就需要想办法。因为如果南方人不欢迎他们,北方又是侵略者的领地,他们走投无路,该如何是好?

    话说一般大国之间谈判都是国君与国君亲自谈判,才能够达到一定的用处。如果两个老百姓握手言和是起不到任何用处的。所以,王导就需要找一些当地有名望的人。如果这些人都表示出了好的态度,那么当地的百姓一看肯定也会欢迎他们。可是当地有那么多的家族,应该去找哪一些家族好呢?如果找了一个对于北方的人很痛恨的家族,那么这样反而得不到任何帮助,还有可能会帮倒忙。而王导这时候要找的就是那些曾经去过北方与北方家族有过来往的人。这些人曾经去到过北方,而琅琊王氏在北方又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选择这些人再好不过。于是王导依靠这样的计策,成功的得到了北方的民心,并且当时人民也同意拥立司马睿为东晋之主。

    好了,国家建立了,可以开始论功行赏了。在所有人之中,王导无疑是功劳最大的。所以司马睿在东晋建立时为了感谢他的功劳,曾经想要让他上来自己同坐。这时候王导应不应该答应?若是真心论功行赏,他应当有此殊荣。但是王导并没有答应,而是对司马睿说,太阳不应当与万物一样的光辉。我们无法判断王导此时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现在如果真的答应了这个请求,那么他的日子才不会长久。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没有一个帝王会允许臣子跟自己平起平坐,而其实他这个请求只不过是为了感谢他的功劳而已。

    虽说如此,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忽视琅琊王氏在当时的地位。东京建立后,琅琊王氏基本上掌握着全国与皇帝差不多的权利与地位。朝廷中大半全部都是琅琊王氏的人。因此当时也有一种说法,“王与马,共天下。”这个局面相当危险。为什么?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一山不容二虎,琅琊王氏现在掌握的权力过于庞大,甚至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这样的局面肯定是司马睿或是任何一个皇帝所不能够容忍的。所以司马睿开始在全方面对琅琊王氏打压,并且撤走了许多他们在朝廷中的官员换上了自己的亲信。王导看起来对这一切并未有什么举动,可是王敦就忍不下去了。他不仅开始对司马睿的亲信进行攻击还擅离职守违反了司马睿的命令意图谋反。

    在当时,谋反是大罪,那种严重到诛九族的大罪。若是皇上就这么定罪那么整个琅琊王氏就难逃一劫了。他现在有几个选择。一,同王敦一起反叛,以琅琊王氏的强盛,他们甚至可以自立为王建立新的朝代。二,逃。也就是所谓的畏罪潜逃。三,也就是最危险但最应该的做法,请罪。如果让你来选,你会怎么选择?估计不会有什么人选择最后一种方法。太危险了。与其这样命运被掌握于他人之手还不如反抗呢。王导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呢?但他敌不过的是自己的良心。其实王导的精神本质上也是偏向儒家的,他的心里信奉着儒家的君臣之礼。一个从小受此熏陶的人,这也就是他的精神底线。所以,他用了最后一种方法:请罪。结果十分可观,司马睿不仅原谅了他,还重新为他穿上官服。

    后来,又经历了很多变故,王敦造反,王导被迫与他大战,最终将他活活气死。司马睿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中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最憋屈开国之主,郁郁而终。王导也在一段时间之后去世。而东晋不久便在后来被隋唐所取代,晋朝彻底亡国。

      纵观他的一生,王导建立了许多伟大的功业,但是最后的结局却也让人感觉耐人寻味。也许朝代的更替也正是如此吧,就算曾经有辉煌功业,也终将被淹没于时间的长河。但王导这个人,依旧是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

相关文章

  • 王丞相

    在王家,最有爱的的是王导,最有才的,也是王导,俗话说:王与马共天下,最有名的是王丞相。 王导,他是一个做官的,...

  • 王丞相 - 草稿

    在王家,最有爱的的是王导,最有才的,也是王导,俗话说:王与马共天下,最有名的是王丞相。 王导,他是一个做官的,...

  • 【文魁大脑《思维导图精英班》】王童 第一幅 关于记忆

    【文魁大脑《思维导图精英班》】王童 第一幅思维导图作业 关于记忆 导师:王玉印 学员:王童 导图名称:《记忆》 ...

  • 【玉印派】王迪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20:思维导图法则

    【玉印派】王迪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20:思维导图法则 【姓 名】王迪 【派 别】玉印派 【导 师】王玉印

  • 一代贤相王导

    导,引导,顾名思义,王导的父母就是想让他成为国家的引导者。王导人如其名,就是他和王敦率领着王氏家族,创造了“...

  • 王导谢安纪念馆一一南京掠影(8)

    伐谋凭王导,理政赖谢安。 东晋风雅事,建康溢美谈。 王导塑像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

  • 王导

    德行第一 二十七 周镇船漏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

  • 王导

    王导出生于276年,死于339年。出身于琅琊王家,琅琊王家是中国古代超级世家大族之一,晋代四大家“王谢袁萧”之首,...

  • 王导

    王导(公元276年-公元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

  • 王导

    王导来自琅琊王氏家族,而琅琊王氏家族已经是几代都是世家大族,因为他们中每一代都有人才出。而王导也是一个人才。 自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bk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