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的打卡时间是北京时间的早晨八点半,离公司最近的地铁站距离公司步行需要10分钟左右,地铁的间隔是两分钟一趟,有时候因为换乘时候人实在太多而无法挤上车,那就需要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步到单位卡点打卡。
但其实每次到考勤的时候,行政说公司有规定,一个月是可以允许有三次是在八点半以后延长5分钟打卡的。
于是,我就问行政,那为什么不直接允许有一个弹性的时间,有5分钟的延缓时间。可行政说:那可不行,你想想八点半上班和八点三十五上班这就是两个概念了,而且只要有了这5分钟的缓冲,大家还是绝对会卡着八点三十五的时间来。
想想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都会有着这样的经历,上班卡着点打卡,工作,总要到最后一刻再去完成它,刚开始看了几页书,又想起了有个微信信息要回,于是又拿起来手机。还有,刚坐下来,想要整理点东西,又突然想起查查什么东西,就又去忙其他的。
我们总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被其他琐碎的事情所打扰,而偏离了自己最初想要的这件事。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好事多磨,所有的大事都是在无数琐碎的小事之后完成的。
但,这难道不是我们对于自己“拖延”还有“不专注”“低效率”的借口吗?
那那些但凡有所成就的人就一定是高效且很“专注”的吗?
答案是不尽然的。
被称为“万能之人”的达·芬奇,他的一生中留有1万多页的手稿,可真正实际完成的作品数却不超过20件。他留在世上的那件旷世奇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居然是他花费了16年的时间,断断续续才完成的,他在作画的过程中,总被自己这样那样的灵感所转移了注意力,往往是画几笔,然后又随性的开始在自己的速写本上画一些无关作品的小涂鸦。
还有作家卡夫卡,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总是被恋人写来的信所拨动心弦,而无法专心的完成自己的著作。
当然,有受专注力困扰的成功者,自然也会有不受专注力困扰的。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约13500张油画和素描,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发表了1500多篇论文,还有爱迪生一生获得过1093项专利。
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效能人士的劳动生产率通常是普通人的400%以上。
而高效人士之所以高效,并能取得4倍于常人的成果,另一项案例表明,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力约50%可以用先天的因素来解释。
也就是说,你能不能专注于一件事,似乎上天早已注定。那是不是说我们就只能默默地接受上天的安排,就此毫无改天换命的主动权了?
当然也不是的,虽然50%先天注定了,但还有50%来源于后天的“某种因素”。
所以,其实每个人内心总有一个小野兽,它是驱动一个人去做一切行为的本能,而一个人的内心里应该还有一个驯兽师,它是人们心中那个理性的自己,又促使着我们去做一些看似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一思维,被明确地书写在了《驯服你的脑中野兽》一书中。
这本充满了趣味和实操性的提高人们专注力的书,由日本作家铃木祐撰写,铃木祐是日本新锐科学作家。1976年生,庆应大学毕业后在出版社工作,后成为自由职业者。他阅读了大量科学论文,采访了600多名国外学者和专业医生,主要撰写以健康为主题的书和期刊文章。著作有《最好的身体状态》、《超压力消除法》、《旧石器时代饮食法教科书》等。
在《驯服你的脑中野兽》一书中,他提到了用于提高专注力的45个超实用的技巧。全文中,有三点很是吸引人的新思维,值得借鉴。
一、要想提高专注力,就要学会“饮食”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吃什么,怎么吃,对于我们来说绝对不陌生。可是,吃什么东西,居然会影响到能不能让我们专心的做事情,初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仔细看来,却也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咖啡的作用,科学界有以下共识:
摄入150mg-200mg的咖啡因约30分钟后,人们的疲劳感会得到缓解,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会变长。还有咖啡因会让人的专注力提高5%左右。
那对于不怎么喜欢饮用咖啡的人群来说,还会有其他的食物可以让我们提高注意力吗?
作者给出了一种叫“地中海饮食法”的方法,当然,具体的就是健康的饮食方法。
就像我妈以前说的,吃核桃补脑,这个方法居然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这是被求证了的。
每天吃约为拇指大小量的坚果,是对大脑有益处的。
因此,想要提高专注力,多吃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少吃对大脑有害的食物,不限制卡路里的数量就对了。
饮食这件事,吃对了,即助力了自己身体的健康,更是对提高个人的专注力有所裨益。
二、想要提高专注力,就要敢于“想象”
这里的“想象”,绝对不是漫无目的,天马行空的无限想象。
所谓“想象”,是要有仪式感的想象,外加有目的性的,带着问题的想象。
首先,有仪式感的想象,作者提到泰格伍茨这样优秀的高尔夫球手,会在比赛的时候穿红色的POLO衫,这不是迷信,只是一种相信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的暗示。还有,有研究数据指出,高尔夫球员在亲吻自己的高尔夫球后,把球打进洞的概率提高了38%。我想,为什么有些足球运动员要在比赛开始前亲吻草皮,想来也是一种仪式感,和一种提高专注力的前奏。
再者,有目的性的想象,可以先设定一个小目标,作者建议巧用“5的法则”。
想要停下休息,那就再坚持5分钟。
想要摸出手机,那就再工作5分钟。
锻炼身体的时候,想要停下来休息,那就把在做的健身动作再做5次。
无法集中注意力读书的时候,再看5页。
这种法则,其实和“延迟满足”有着相同的道理,从而在不断地练习中,以达到提高注意力的效果。
最后,就是带着问题的想象,就是善于“提问”。曾子曰:“吾当三省吾身”,我们可以有一个时间段里,认真地反思并问自己,这个事情到底有没有解决,想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效果。在这个时间地点里,有没有做真正的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的设定。
三、想要提高专注力,就要能够“自控”
《驯服你的脑中野兽》,野兽是本能,是冲动的,而驯兽就是理性的,是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还有经验累积,能够自控的。
作者认为要借助正念,控制野兽的冲动和不良情绪。同时,驯兽师也就是自我本身,也要学会关爱自己,要接纳自己和积极的休息。
微软的研究显示,我们每平均40秒就会有1次被其他分心物所吸引,每次我们脑中的那个小野兽也都要与之抗争,如果抗争失败,我们就需要20分钟以上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
而注意力和情绪的联系是,想要保持绝对的专注,就要摒弃自己激烈的情绪作祟。
因此,你可以给自己的情绪评分,并且可以如科学家一般想象“如果情绪是某种物质”,情绪依如科学家研究一种物质般,可以细化,具体,具象,然后通过不断地练习,去控制它。
当然,一个人的专注力毕竟还是有着时间段的局限性。一个人永远不能像一个机器一样一直满负荷运转。
我们也需要劳逸结合,也需要有彻底的放松和休息。
就好像很多老师总在教导我们,会玩的人才是真的会学习,学习本身绝不是以时间的长短来作为学会的依据。
综上,每个人脑中的那个野兽,完全可以说是基于本能的一个个小诱惑,让你总是难以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想要专注的事情。但并不说一切天注定,就无法更改了,若将自己想象成一个驯兽师般,完全是可以理性地将这所有的问题逐个击破的。当然,这个过程可想而知的是漫长而反复的,但,引用英文里的一句谚语“later better than never”。
那么,今天,作为驯兽师的你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