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比下面两个句子:
0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头有些想家了。
0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娴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轻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更加深。
从众多物中抽出共同的特征,这样一个过程或方法被学术称为"抽象"。在自然语言中,很多人把凡是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叫做"抽象";有的则把"抽象"作为孤立、片面、思想内容贫乏空洞的同义词。这些是"抽象"的引伸和转义。
形象,意思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作家的美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
用鲜花来比喻一个漂亮的脸蛋,就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东西。
一、化抽象为形象的三个步骤
化抽象为形象是写作记叙类文本的一个基本要求,需要三个步骤的转化,即具体化、丰富化、形象化,这样才能把抽象的事物写得具有文学意味。
(一)具体化:借助与抽象事物相关的典型事物,将抽象事物转化为具体事物。
在写作中会遇到许多抽象的事物,可以通过借助与之相关联的典型的事物,化无形为有形。如写到风大,可以想到与之相关的典型事物是飞沙走石,想到狂风把小树吹弯了,想到人在路上难以行走,想到风呼呼的声音等,可以说飞扬的尘土,吹弯的小树,呼呼的风等都是与风相关的典型的事物。把抽象的事物与之相关的典型事物关联起来,是化抽象为具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再如“我家生活十分贫穷,我很悲伤,但我相信一家会过上好日子”。这样写不能给人具体的感受,只能给人一个抽象的印象,那么如何给人具体的感受呢?看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中是如何将这一内容具体化的?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这里选取生活中典型的事物,并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把贫困、痛苦与对未来的信念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再如写心中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之情。选取浓香的牛奶、父母的唠叨等,并以之为意象,写出这样的话:
“当浓香的牛奶布满了我的味蕾/当爹妈的目光唠叨着望子成龙的期望/我不知不觉地延展着幸福的日子/用纯净的泪水写下:感谢亲情。”
还有风、阳光、月光、雨等都是事物,直接描写只能用很有限的词语,给人的印象也很抽象,如“风大”“阳光强烈”等,可以借助典型的场景来进行描写,使之具体化。如:
“胡同里的风更邪乎了,像是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东一头西一头地狂吼乱撞,又抓起地上的沙子、树叶、纸片在这家墙上扔一把,在那家窗子上拽一把。”
“……被风揉够了的烂草、败叶挂到干巴巴的树枝上和光秃秃的电线杆上。”
“骑车的就更累了,上了年纪的人干脆下了车,身子向前倾着。眯起眼睛推着车往前倾。有些小伙子好逞强,硬是不下来。身子向前倾着,伏在车把上,用力地蹬着,像扭秧歌一样,其实他们并不比步行快。”
(二)丰富化:即对写作的对象进行多角度的、系列化的描写。
由抽象事物联想到具体事物,能给人具体的感受,但感受还不丰富。还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或者系列化的描写,这样才能使抽象的事物给人更加具体丰富的感受。
多角度描写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又可以从远近高低等角度进行描写,还可以从古今等方面进行描写。如《水浒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经典片断: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这里就通过镇关西的多种感觉如嗅觉、视觉等方面来描写鲁提辖被打时的特殊感受,让读者有了具体而丰富的感受。
另外,还要将描写的对象表达要系列化、连续化,这样才能使描写的对象显得丰富充实。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里作者写地坛里充满生机,写了一系列的景物如蜜蜂、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而且作者写每种景物时不是一句简单的描写,而是描写其连续的过程,如描写蚂蚁时,先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然后写蚂蚁的停顿和疾行,这样通过连续的动作描写,就将蚂蚁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突出了地坛充满了生机。
如写思念的将之系列化、连续化,人可以写出如下的内容:
“我的思念就像那片柳树林,在时光的飞舞中越来越浓密,在月光的夜晚孤独的等待,当晨光透过我的枝叶时,我已在翘首企盼,在暮春的轻风中,那飞扬的柳絮会带走我的片片思念。”
这段将思念比作柳树林,运用一系列的联想,写到了早晨、夜晚、暮春等不同时间的情况,并写了我的连续的行为:等待、企盼、思念,这样就把我的思念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三)形象化:利用修辞等表达技巧,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性。
虽然选取了典型事物,或者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可能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但还不具备美感,可以通过一些修辞手法,使描写的内容更具形象性,更具美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一段描写荷上月光的段落,就充满了美感。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段文字通过运用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写出了月光的动感、朦胧,光与影的和谐等特征,这样写将荷塘上的月光写得非常具有美感。
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这是自古以来作家常用的一种手法,如写愁绪的名句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可以让人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将这种抽象的事物写得具有美感。
“无论是夜阑人静的冬夜,还是鸟语花香的春晨,只要我一不小心打开记忆深处的抽屉,五岁那年逗“傻二”玩的情景历历在目,令我的灵魂颤抖不已。……这样,傻二的目光、母亲的泪水、巴掌和教诲便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随着时光的烘焙,记忆深处的烙印反复发酵,不断膨化,日益丰腴。”
这里运用比喻,将记忆的烙印比作会发酵的食品,让人感受到记忆在人的心灵深处越来越深刻,难以忘怀。
“看着窗外,透过玻璃,那些流离失所的雨迹划过玻璃的痕迹,拽不住时光的流逝,仿佛就如我的生命。”
这里运用拟人和比喻,把窗外的雨滴比作流离失所的人,突出了雨的速度,并将之比作生命的流逝,这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流逝就像雨的流逝那样速度快,那样一去不复返。
通过具体化、丰富化、形象化三个步骤,可以将抽象的事物描写得具体、形象、生动,使描写的内容更具可读性、文学性。
二、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
(一)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化抽象为形象,或寄情于景,或寓情于景,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化无形的愁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
02.“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
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03.“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桔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
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形象,让它在辽阔的空间里激荡折回,然后又将它消溶于景物、形象之中,以情景交融的和谐,取得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应。
(二)在古典诗词中,情感是看不见,也是摸不着的,要予以表现,必须借助于外在事物,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所以大量存在“化抽象为形象”手法,使语言更富有美,更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化离恨为春草)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化缘愁为白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化白雪为梨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愁恨为东流之春水)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化春风为剪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如珍珠,月似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化西湖之美为淡妆浓抹之西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沙如雪,月似钩)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车流如水流,走马如行龙)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风如刀割面)
(三)也有特殊的情况,用抽象的来比喻形象的事物的。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0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飞花”很轻,轻得像梦一样;楼前的春雨很细,细得像愁丝一般。很空灵,很高妙,历来广为传诵。
0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伤感,做到出以淡语,含而不露。同时,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暗示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三、习作:
抽象句:他很冷漠。
改为形象句:
小学生:他的脸上从没有笑容,见谁都冷冰冰的。
初中生:他的眼神寒冷如冰,一言不发,好像全世界都是他的仇人。
高中生:妈妈提着蛋糕走进小明的房间。“你来干嘛!”冷漠的声音撞击着周围的墙壁。妈妈不由一窘,然后才轻轻说道:“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谢谢你记得我的生日,我不想过。
大土豪:土豪醒来发现妻子猝死在床上,惊慌失措地大喊保姆,保姆问:"先生,有什么吩咐?”"噢,没什么事,今天的的早餐准备一份就够了。”
E徐老师:班内一阵阵骚动,徐老师那双死柳树皮一般的脸上顿时由晴转阴,那双瘪眼仿佛射出万道毒箭,又仿佛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徐老师愤愤地说:“真想咬你一口,可惜我是回民!你们几个是不是三鹿牛奶喝多了?上帝,造我是他的创意,我能活在这世上需要多少勇气!瞧你们那几个的声音,都把网速拖慢了。上课这么长时间了,还静不下来,真的是恶心妈妈抱着恶心哭得很伤心,为什么呢?因为恶心死了...知道我为什么是啤酒肚吗?有人说我是营养过剩,有人说我是肥肉吃得太多,北大附校的孩子面对我发胖一事发表了看法:没有韩红的命,还得了韩红的病。伯温中学的孩子说是朗诵的荡气回肠,营养不良。大唐学府的孩子说的倒很正确,这是上课让孩子练气功练的。不敲几下,你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或一个西瓜的好坏。你看看你那眼神,你千万别用世故的样子来武装自己,它会水土不服的。你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葱!唉,上课的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我现在不生气了,知道因为什么吗?一个老师曾经告诉我说,现在的孩子过得不好,才在课上装酷的。我不生气了,知道大家过的不好,我就安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