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即使皓首穷经、焚膏继晷也无法曲尽其妙、去伪存真。且让我们在雪泥鸿爪中扒开迷雾,探秘中华文明之光。
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及在此之前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一般被称为“王”,而有重大功绩于天下者则被单称为最尊贵的“皇”和“帝”。到了春秋战国,东周的统治者权力日渐衰微。诸侯国势力强大,互相争霸,诸侯国的国君也开始自称为“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结束了各个“王”并立的局面。秦王嬴政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史称“秦始皇”。自此,“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连续了两千多年。
单从字义来分析,何为“皇帝”?皇,是伟大的,对天下苍生具有重大贡献,社会对他有极高的评价和赞美之辞;帝,品德高尚,名扬天地,顺应天命,能为天下谋福祉,全社会认可其品德。上古时“三皇五帝”八位贤君也因为伟大的功绩和美好的德行而被称为“皇”和“帝”。即唯有德侔天地之贤君,方能称皇称帝。帝王是生灵起源的最初始的主宰,是发扬美好事物、兴旺群体利益的宗主。皇在上,是为天;帝在下,是为地。“皇”、“帝”二字意指天地,天地是万物之主,固“皇帝”亦是万世之宗。
所以,虽然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但是,将“皇帝”作为君主特有的称谓则是在秦王统一天下后才确定的。
秦王赢政自认自己的功业乃亘古未有,不改称谓,不能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更不能扬名后世。于是,赢政召集群臣商议改立王号。在这个过程中,赢政为求万世永传,不接受丞相王绾对于“王”的看法,而是接受了李斯关于“泰皇”是最为尊贵的说法,认为平定天下,四海臣服,法令统一,“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最终留“皇”号,兼取上古“帝”号,合称“皇帝”。自称秦始皇帝,其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而为君,传之无穷。至此后,“皇帝”一词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与“皇帝”这个至尊称谓相对应的,就是皇帝本身的至尊权力。作为中国古代专制政治体制下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也拥有最高荣誉,即是“天之骄子”。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也是政权和国家的唯一核心,神圣不容侵犯。皇帝自称“朕”,余者皆臣服于其脚下,称呼皇帝作“陛下”或“圣上”等。秦朝时期,秦始皇将国家的全部军政等权力都集中在手中,但由于统治国家事务繁杂,到了汉朝时,皇帝将部分权力交由三公九卿这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隋朝又建立三省六部制度,唐朝时期完善和实行三省六部制度,而后,在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又都有不同的中央机构来辅助皇帝管理全国事务。但无论什么时期什么朝代,皇权至上的宗旨在整个封建历史进程中都显露无遗。
中国的封建帝制延绵了两千多年,这种制度者直到辛亥革命后才被推翻。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康熙大帝。而帝制结束的标志是清朝宣统皇帝溥仪与隆裕皇太后颁布退位诏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