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38537/8f2c70e3f8425e4c.png)
今日能量句:「同理心,来自看见曾经彷徨的自己。」#Leo能量日签 No.0304
某个短视频博主突然爆火的新闻大家都看过太多了,但是最近有一位让我特别感动。
可能你也看到过,「打工仔小张」短时间涨粉百万,还得到央视的点名。
她出圈是从一条《如何坐高铁》开始的,视频里颗粒度非常细致地讲解了坐高铁的全流程,像是怎么取票,怎么找到自己的车厢、座位。
视频底下有条点赞非常高的评论说:“没出过县的高中生真的需要这种科普视频。”
在这条视频爆火之后,她又拍了更多《如何如何》系列视频,像是“怎么坐飞机”、“怎么坐地铁”、“怎么去医院看病”、“如何去麦当劳星巴克”……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是极其感动的,而且也得到了极大的启发。
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选题,可能第一反应会是“这还用教?”,这其实就是我常说的「成长的诅咒」,也就是你对于一件事太过熟悉,以至于很难想象完全不了解这件事时是什么状态,也就很难对不懂这件事的人有同理心。
想要激活同理心,可以问问自己:我上一次在陌生环境里彷徨无措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如果有一个时光机,能够回到第一次坐地铁,看着面对售票机器彷徨无措的自己;或是第一次去医院,感受自己被不太友好的护士要求去另一个窗口排队时的尴尬,也许就不会轻易质疑这种常识分享的价值。
在那个彷徨的当下,如果有人能够友善细致地告诉我们怎么做,那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多数人感受不到常识分享的价值,也说明了大家身处在一个很幸福的信息环境里,会认为这些信息“众所周知”。
就像淘宝2018在央视春晚投广告一样,本来预计流量大概会是前一年双十一的3倍,结果超过了15倍。这也导致客服的电话被打爆,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特别集中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的地址要怎么填。他们只知道自己在哪个村和哪个省,但是不知道在哪个市。
所以我对媒体人沈帅波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哪怕是我们身边的人,也很可能卡在你已经非常熟悉觉得众所周知的地方,当你带着“连这都不知道”的姿态看待对方,就注定了这不会是一场高能量的沟通。
哪怕你只是在沟通、表达时,多一分觉察,也许就能从对方身上,看见曾经彷徨无措的自己,用你已经走出迷雾的经验,帮他们突破关键的卡点。
就像小张在视频里带着一点腼腆说的:
“虽然感觉好像没有人要看这个,但是万一有人需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