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亲身经历了一场葬礼,其表现之佳超出我的想象,同样的先生的改变也超出我的想象,其实这场经历很有故事。
先生的堂哥工作中意外身亡,先生一直处理事情将近10天,期间我陆续收到信息说堂哥的媳妇和儿子不太懂事,所以认为他们不值得耽误我们的时间去参加堂哥的葬礼。先生执意要儿子前往,我找多种借口阻止,根本原因是孩子马上考试,耽误课程怎么办,结果我和先生发生激烈争吵,最后我妥协从了先生。
虽然不乐意,但是临行之前还是叮嘱孩子,告诉他要陪着他的哥哥,也就是堂哥唯一的儿子,学会安慰,做好服务,然后别人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整个葬礼过程中,儿子都在守丧,看着他小小年龄穿着白衣跪在那里,虽无眼泪,但神情里透着难过与悲伤。他和堂哥的儿子一样磕头,叩拜,我在想,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他能有如此表现,我也不敢想象。堂哥的儿子在葬礼中哭的很痛,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的痛苦那么鲜活的摆在面前,我想儿子内心会有很大触动,这可能要比在教室刷一天题更能让人成长。
葬礼结束后,先生和儿子深感疲惫,恰巧先生的两个老表和我们一起,就预约了一家餐厅吃饭。先生的这两个亲戚都很励志,虽无学历,但经历丰富,三十几岁的年纪,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为人做事也周到得体,格局很大。他们一直夸奖儿子今天的表现,又用自己呢经历告诉儿子学习,吃苦,坚持的意义,男人就要学会担当,有责任心。我想儿子也会在心里思考这些问题。
还有一件事需要写出来,因为这件事也让我触动很大。在中午和几个亲戚聊天中,我说到孩子之所以不听话就是源于缺少来自父母的爱,旁边堂姐的女儿,今年19岁忽然就流泪了,说是的,我就是缺爱。她从一年级就被父母送到寄宿制学校,一直到现在读大学,本来小学时学习很好,在叛逆期无人关注,有了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成绩下滑,只上了个职业技术学院。她越哭越伤心,积攒在心里的委屈似乎被我戳了个洞,喷薄而出。我心疼这个孩子,接着我给她分享我的突破经历,我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带给的伤害,如何对抗矛盾的自己,如何避免同样的错误复制给下一代。她看着我,似乎听懂了许多,但愿她能自我救赎与成长,突破原生家庭之痛。
我不是家庭教育专家,但我始终坚持观察身边的家庭教育,观察孩子,分析原因,寻求帮助。也同样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救赎。看似听话的孩子,叛逆的孩子,如果内心不够强大,不够丰满,在家庭得不到支持与陪伴,历史住别墅,吃山珍,他看似幸福的生活并不一定真正的开心,快乐。
最后,体验一个情景感受共情与非共情的心理体验结束这篇迫于沉重的话题。
妈妈,我的小海龟死了。
死了就死了呗,你哭什么,明天给你买一个。
是吗,它怎么死了,你很难过是吗?你不舍得它死是吗?我也很难过,它陪了你那么久。
妈妈,我的语文作业找不到了?
你看看你,你就不会放好吗,整天丢三落四,说多少遍了,就没听过。
是吗?不要着急?你回忆一下,你放哪里了?一定会找到的,还需不需要我帮你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