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思考的操作系统,是由一个一个概念构成的。如果把大脑比作是一幢房子的话,那么,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就是一块块砖头,这些砖头堆砌在那里永远只是砖头而已,不可能自动地成为房子,要想变成一幢房子,必须将这一块块砖头用水泥砌起来,再辅以屋顶、窗户、大门等才构成房屋。大脑中的一个个孤立的概念需要不断地打磨,厘清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再有机组合,最终才能组装成大脑操作系统的有机整体。
例如,分析真实案例,就需要运用法律关系,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如果在自己的大脑中没有清晰、明白、准确的认知,那么,就很难建立对于法律关系的有效分析。因此,对于概念的打磨(打磨很传神、精准地传递了概念是需要持续地、一丝不苟地琢磨,研究,分析)需要投入更多的专注,打磨概念的时候,不可能仅仅是对概念本身的分析,需要和其他相关的概念进行比对、区分,不断地深入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相似概念之间的边界。
我们在打磨概念的过程中,要做到一下几点:
首先,学习概念的基础阶段就是记住它,尤其是记住关键词,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法律关系?第一,找到外延范围更大一级的概念,比法律关系更大一级的概念是社会关系,法律关系就是社会关系;(这是形式逻辑中的一种定义方法,先是找到外延范围更大一级的概念,再举例说明,人的定义,比人的外延范围更广一级的是动物,因此,对人的定义就是人是动物)第二,找出法律关系同一层级中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也就是法律自身所独有的本质属性,那就是法律所调整的、能够在主体之间形成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社会关系。
其次,每个概念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一个概念都不是孤立的,创造出来一个概念是为了对应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大脑中都没有这个概念的话,我们就很难建立起与之对应的事物的认知。
最后,对概念的认知正确与否,你是否真正地掌握了这个概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践行、认知和反思。譬如,成长率的概念, 就是能够产生复利的成长,今天进步了一点,明天在今天的基础上再进步一点,后天比今天在进步一点,日积月累,五年甚至十年之后,进步之大连我们自己都不敢想象。
成长率需要加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长期”,只有长期的成长率,成长效果才会更加惊人。对成长率概念的理解,要落实到每天的实践中,今天的你写作了吗?今天的你读书了吗?今天之我比昨日之我进步了吗?明日之我比昨日之我又进步了吗?当我们切实地将成长率的概念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它的理解才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身体里,血液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