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说好的早早睡去,被和姑娘的午夜电话打消了。
挂完电话,人异常清醒的,被自己的变化震惊到害怕睡去。
此篇是关于午夜的碎碎念。
我们聊了什么呢?
最值得骄傲的是这一句:
世间上最高级的东西是美,美是世界上流通的“货币”。
这是从2018年遇到姜老师时,一直给我传递的一个信号。每一次的交流,每一次驻足在一幅画前,每一次的思考,都在潜移默化中积累成素材,再遇到彩蛋时升华后,砰的一声就有了美的雏形。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开始写关于“生活美学”的文章的最深层的原因,是因为时候到了。
关于美和美好 的哪些事情是让人心生愉悦的。
关于成长的探讨:成长=速度
成长不是问题越来越少,也不是解决方案越来越来越丰富,而是同一件事的解决速度越来越快,快到得心应手时,问题就是问题了。当然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又出现了。人生,就是不断去解决这些问题,重复着重复着,一件接着一件。
关于自己:找回自己的下一步是超越自我
有一段时间就陷在找自己的境地,目的就是这么纯粹的浅显,以至于用尽身心的力量找到了原有的自己,看到了开始的样子,就突然陷进去痛苦到无能为力,走不出来了。
这样的状况,是因为策略单一,看到的远方在眼边,而不在心边(突然就想到了“鼠目寸光”)。
还因为接触的事物太少,融会贯通的本领低。
这次以后,每一次的计划会在心里设置目标 ,但不设限。
关于边界
犹记得前段时间和小青琴聊天时,她说:收好边界。
我一瞬间回复她的是:为啥要守住呢,应该是打破边界呀。
从那时候开始就琢磨了打破边界理论,昨晚分享给了她。
详细版解释:
用半径来定义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半径。守住边界就是固定半径,一成不变。
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用心想一下,你会对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清楚的认知吗?
99%的人肯定会说:NO。
那固定的半径其实是小的,并不像实质的那么大,这样也会局限认知。
打破边界真的会痛,但越痛边界越模糊,越模糊向外扩张的机会越多,越扩张半径越大,越大和周围的人,事,场交集越多 ,交际越多,可能性也越多。
不要给自己设限,固定半径,要打破边界呀。
关于见识
年轻的我们是要多接触的,是那种不带批判性的接触。
想起好几年前就想明白的未来育儿观念:
养育就是感同身受的陪伴他们看世界。
金钱,地位,名利不会是这个观念的绊脚石的。
要放下对比心,多走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