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穿越回古代,你能用科举的方式成为秀才、举人或者状元吗?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为止,共经历了 1300 多年,是穷苦百姓、知识分子出人头地、进入仕途的阶梯,也是封建时代的一个人才选拔机制。本期视频就带你走进科举考试好了,你现在已经穿越回明朝了,这一年是明朝 1511 年,明武宗正德六年,你出生在云南瞻邑县松林村,今年你 13 岁了,经过私塾先生的开蒙,十年的寒窗苦读,已经熟记四书五经。前两天谢衙布告上公布了今年的现实考试,在 2 月份,从此刻起,你就正式踏上科举之路了。
科举首先要通过地方政府组织的三轮考试,相当于海选,分别是县市、股市和院士,这三轮统称为同事。先是县市,考试地点在你所在县,由知县主持,每年的农历二月举行,你打好包裹去县城参加考试。县市一共考 5 场,考完就发榜,如果没上榜就回家准备下次再考,如果上榜了,就准备第二轮考试。第二轮教辅试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举行,中间有两个月时间准备,考试地点在辅城游支部主持,连续考三场,这场如果还是榜上有名,很好,你将进入地方州府组织的最后一场考试。院士,院士不是年年有,每三年举行两次,每次连续考两场。院士由各省的学政主持,学政不属于本省,官员是从朝廷委派到地方的。这轮如果你考过了,你就有了一个身份,秀才,在这之前,你的身份都是同生,同生不是儿童学生,年纪小的童生可能十二三岁,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的也不少。只要没考到秀才,你就一直是同声到这里。地方州府组织的海选考试就结束了,如果没有通过,那就回家继续寒窗苦读,来年再考。如果通过了全部三轮考试,那么这时候你就超越了大多数人,在县里有了一定的身份和特权。第一,你开始享有秀才的一些特权了,比如建了知县,不用下跪,不需要扶差役和徭役。第二,有资格进入官学里面去上学,不用只靠私塾和自学了。
第三,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正式了,正式也有三轮,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一经乡试,很多人就糊涂了,怎么县上府上都考了,怎么又回到乡里了?其实不是乡试,是在省城考,这次是有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叫做共阅,每三年举行一次,如果考不过,就要再等三年才能来考。考试时间是在农历的八月份,这时正值秋季,所以乡试又称秋为主。考官是由 g 氏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员担任。乡市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个一场,每场考一天。
这次考完需要先回家等消息, 8 月份考完, 9 月份发榜,这时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如果这次你还榜上有名就了不得了,你的身份就不是秀才,而是举人了。举人除了免差役和谣役,还可以免税。另外,地方官府不能对举人用刑,即使犯了重罪,也得上报朝廷,先隔拒举人资格后才能用刑。而且举人的考取率是很低的,一个县也没几个举人。明朝的录取率为 7. 26%,清朝人口剧增,录取率只有 1. 68%,也难怪犯进中举之后会高兴到发疯。如果到现在你全部的考试都通过了,那你就打败了全国 92. 7% 的读书人。接下来还有两场考试,会试和电视,而这两场都需要到京城去考,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进京赶考。本期视频就到这里,喜欢不要忘了点个关注,下期我们继续讲进京赶考,感谢观看,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