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分析下营销学的核心知识《消费者行为学》,每一个从事职场或者销售的人士都需要认真读懂消费者心理学!
第一个观点:消费者心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当你在剁手时,有没有想过你是个消费者?有没有想过自己被商家的一些促销手段给忽悠了?当你在设计产品,你是不是一遍遍优化了用户体验,脑子考虑着用户的感受?
@工具社区无论你的身份职业是什么,抛开这些与工作相关的,你本身就是一个「消费者」,了解你的行为,你将对你个人的消费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你可以识破商家的套路,成为更加理性的消费者。
第二个观点:重新理解消费行为,你才能更好的知道自己的策略来源!
说起消费,估计你想的就是各大购物节的剁手瞬间,要不就是在商场拎袋扛箱。其实「消费」的范围要广得多。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求和欲望做出的消费行为,涉及挑选、购买、使用、处置,消费的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观念、经验。
总结来讲,消费者行为学研究大致分为3个范围:
研究买东西的过程;
研究拥有(或不拥有)东西对生活的影响;
研究财产影响人的生存状态(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举个例子,你买iPhone X,首先购买过程你可能被广告吸引,被周围人怂恿,或者崇尚苹果品牌;其次,你拥有了iPhone X之后,可能让你得到周围人更过羡慕的目光,或者3D结构光技术为你的支付带来了方便;最后,你因为买这iPhone X而不得吃土几个月,或者别人认为你更加新潮,它的存在改变了你的心态和状态。
上述例子中,都是消费者行为学所研究的内容,由此你可以感受到,站在高处,重新理解消费者行为,可以看到更多行为背后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很多时候,作为消费者的你总是满怀自信,觉得自己做出的消费决策很理性。但实际上,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旁人或文化因素的影响:崇拜的影星和歌星、最新的服装款式、食物与装饰选择、对男女容貌美丑的看法……
@工具社区你觉得适合自己的衣服,未必就是你个人的选择,更多是旁人觉得这个适合你,或者你为了迎合旁人的眼光而委屈自己。你最爱的家乡土特产,未必就是你喜欢的,只不过某种部落文化给你造成的隔离,让你形成的某种偏好。
第三个观点:不只是如此,你通过消费者行为学,逐渐可以理解更多的消费行为。
比如,你看待享乐型购物,就不会觉得这是「腐败」行为。你会认识到,这最深处有一股狩猎的兴奋感,是史前人类进化遗留的;背后的教育经历和社会经历,让这人把购物当作娱乐;这行为分享出去可以吸引共同爱好的人,获得一种社交感;而消费的水平和品味,也展示了这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一个消费行为,看到的将不再是「人」、「产品」,更重要的是看到「人与产品」的关系。
第四个观点:消费者心理,其实是人与产品的关系的再现
既然是消费,那除了消费的本体之外,还有消费的客体,客体主要有产品、服务、观念、经验等,其中我们常见接触的就是产品。
那消费者与产品之间有何关系?可分为4种:
自我概念依附:产品有助于确立使用者的身份;
怀旧依附:产品成为与过去的自我的一种联结;
互相依附:产品成为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爱:产品成为引发温暖、激情或其他强烈情绪的情感纽带。
以小米手机为例子:
@工具社区自我概念依附:使用小米手机,代表着一种追求极致品质的年轻热血生活;
怀旧依附:小米2陪我度过了大学四年,它与这段记忆是联结在一起的;
互相依附:每天使用MIUI系统,加以大量的个人数据,给我使用带来方便;
爱:从小米手机到小米生态,为家中老人搭建一个照顾他们的智能家居。
回过头看看那些陪伴你的产品,除了功能的设计,肯定在形象和情感注入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产品的形象定位,影响自我概念依附;产品的稳定性和出现时机,影响怀旧依附;产品的功能和体验,影响互相依附;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影响了爱。
你去看一些营销广告,会发现有不少是自卖自夸,完全不顾及消费者的感受。好的营销,肯定要强调「人与产品」的关系,次数不用多,只要三次:
第一次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一番感受或体验;
第二次让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产生功能或情感联系;
第三次让消费者明白产品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你看产品带来的联系和好处,都是基于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了感觉,这是创造「人与产品」关系的第一步。
第五个观点:给消费者创造感觉,才能营销到客户的心理
《消费者行为学》内容很多,既然谈到营销,那「感觉营销」是值得一谈的。
是不是看一眼产品,就会有一种感觉「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不全是,视觉形象只是知觉的一方面。产品本身就是「行走的广告牌」,在产品上创造多种知觉体验,利用知觉给你带来更多连接的可能。
当你走过麦当劳、肯德基,总会闻到一股炸鸡的香味,走过星巴克,总会闻到浓郁的咖啡味,你说不定会问「是不是你们的抽油烟机坏了?」人家是故意让气味飘出来的,食物系的香味就是要激发你对美食的渴望。
气味能够激发强烈的感情,也能够产生平静的感觉。下次你卖产品,可以尝试在快递包裹上做点改进,挑选一种跟你产品吻合的香味,加入一点淡淡的香味到包裹里,当消费者一开包裹,还未拆开产品,就已经被香味拿下。
声音也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内在品质的评价,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属性所蕴含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有线下店的商家,在店里播放的背景音乐,要花点心思。
有些超市播放的音乐,不好听还嘈杂,这其实不符合它的设定,当然它有其它作用,干扰消费者,让其分心做出非理性消费。我去过一些书店就很不错,背景音乐是精心挑选的,强化了书店的整体氛围,给消费者很强的沉浸感。
消费者对他们目前相关的刺激信号会特别敏感。消费者家里生了个娃,之后去逛超市看到的几乎都是母婴产品。
消费者想看他们所要看的,而不看他们所不想看的。比如老年人为了容易消化,会买婴儿食品,但一家亨氏公司抓住这需求,推出「老年食品」,结果失败了。因为老年人不想看到有一款食品,提醒他们想起自己的年迈,他们宁可假装成给孙子买婴儿食品。
所以,不懂消费者行为,你做事的结果与你一开始的想法总会事与愿违。
中原哥总结: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求和欲望做出的消费行为,涉及挑选、购买、使用、处置等过程。人与产品的关系有:自我概念依附、怀旧依附、互相依附、爱。
给消费者创造感觉,可利用的知觉有:外形、气味、声音、触感、味道、价格。
策划人生,人生策划,@工具社区
你有问题,我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