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日常的思考说话交流,甚至人际关系是非常消耗心神的,能量是有限的。
到了一定年纪,时间和精力比金子都珍贵,应该只用在对的地方,只接触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有共同爱好的,有共同话题的,让自己感到开心的,赋能的。 比如,你想瘦,就少和肥胖油腻的人一起;你想富就少和思维穷的人一起; 你注重养身,就不要经常和胡吃海喝只顾满足口腹之欲而不注重健康饮食的放纵之人一起。
把时间用在对的人身上, 守好自己的心神,不要让不对的人干扰你的磁场。
学会欣赏美,欣赏风花雪月,春夏秋冬,雨雪风霜,感受四季不同。 那么,不到处去旅游也可以的。
去的地方多了,也就悟了,其实,住在哪儿,时间久了都一样,都还是要自己过自己的生活,都还是吃喝拉撒这些每个人都一样的基本事儿,都还是要自己与自己相处,人不管和多少人相处交流,最终都是自己与自己相处。 旅游,真的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跑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只不过呆的时间短暂,有了新鲜带来的快乐。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重要的是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最终会死去的那一个结果。
学会及时断舍离。 和过去的人告别,和过去的事告别,和聊不到一起的人告别,不光只是要断舍离物品,也要断舍离人。 因为每个人随着岁月和经历都在变。
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你已不是从前的你。
断舍离,不只是要断掉几十年前的,几年前的人和事儿,在时间的车轮往前滚动的路上,应该随时更新,随时断舍离,甚至断掉每一个一认识就让你感到消耗的人。 随时随地做筛选。
当意识到一段关系已经开始在消耗自己,不管这段关系已持续多久,也不管未来还会不会重逢,也不管是一对一的二元关系,还是一对多的多元群体关系,都应该及时地断掉。 剩下的,随着缘分,顺其自然。 这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能有勇气做到的。
不去害怕、害怕失去了之后不会再重新拥有。失去的时候本就不该希望未来再去拥有。 强大的人,不会害怕失去健康之外的东西。
要有不怕任何人离开自己的强大内心,能量和能力。 害怕一个人离开,本质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强。 也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 所以才有那些刚从一个火坑爬出来又急忙跳进另一个火坑的数不清的姑娘。 本质上,都是因为自己能量太低, 心力不足,不相信自己,没有能力自己与自己相处的好。 这样,才需要用外界的关系去给自己赋能。 因自己需要而不舍,是不相信自己能有更好的。
因同情和担心而不舍,也是一种心理弱势,是不相信对方的能力,担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诅咒。 在同情和可怜别人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心理地位置于了别人之上,已经不是平等的关系,会引起不愉快的优越感也就产生了。
人们总担心身边的人会离去,人们受不了孤独,没有能力应对孤独与寂寞,无法在独处中找到快乐。 也为了防止意外和老病让自己变得弱势, 只能用“血缘”这种不可改变的号称最“牢固”的关系来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人是群居型的动物,需要家庭,用永远无法改变的“血亲”关系抱团联合起来增加对抗风险的能力,本质是形成一种内部的金融交易。
舍不得断舍离,只会被还停留在原地的人消耗。 每个人的个人时间都非常宝贵,但大多数人没有金融思维,总把时间花在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地方。
爱迎合别人,顾虑别人感受的人,都是因自己不够强,不够强,害怕被别人不喜欢,害怕失去,根底上,是觉得自己需要这段关系,需要这份社交,所以才害怕失去,心有恐惧,才会去迎合。
告别一段关系一些人,一些物品,都需要勇气,在不断进步中一点一点获得力量,变强大,自然就不会再需要身边有那么多人了。 可有可无的人就顺其自然吧。
几年不见的老朋友,在没见面的这几年,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事,变的没有了交集,这样的情况,如果双方还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就基本不会再有交集,总不能一直聊过去在一起的那些事情吧,就像张爱玲说的,我不爱总聊几十年前的事情,好像我早已死在了那个时期一样。对于喜欢生机,新鲜的我来说,尤其是。
对别人的不满意归根到底是对自己的不满意。 用金融思维对待一切关系,那么在所有人际关系里,烦恼都会少很多。 家人之间,也应该像朋友一样对待彼此, 不去要求对方,不去对对方抱有期望,自然就不会有失望。任何关系,你只关注其中能让你舒适的地方,在意能不能带给你想要的那些点,抓住重点,建立边界,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