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篇,只是个人的一些感触。
首先我要讲一个小小的故事,那是我曾经遇到过一件事,真实发生的事件。
一天下午,我来到一家商场的一家奶茶店买奶茶,此时人并不多,来买奶茶的除了我,还有一对小夫妻和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小姑娘第一个买的奶茶先离开了,服务员开始做那对小夫妻的,差不多在他们的奶茶完成的时候,来了一个带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女儿的年轻男人,应该是小女孩的爸爸。
她爸爸对服务员要了两杯奶茶后,就开始自顾自玩手机,而那个小女孩一直伸手扒在服务台边上,不住的说话,那两只小手不停的在动来动去、摸来摸去,而爸爸却丝毫没有去阻止小女孩的意思。
这段时间里,我一直站在小女孩旁边,而我的手机挂在我的脖子上。
小女孩似乎是等的不耐烦了,开始不住的问爸爸:我的奶茶怎么还没做好?
小女孩不停的问,可是她的爸爸却不看她,直接就说:没有。
这个时候,那对小夫妻的奶茶做好了,被服务员放在了台子上,而小女孩伸手就去拿,她爸爸却并没有阻止的意思,小夫妻见小女孩在拿自己的奶茶,也伸手去拿,这期间双方没有语言交流,只有行为。而小女孩见‘到手’的奶茶被拿走了,顿时就有些小生气:我的奶茶!
而就在这个时候,她的爸爸才注意到小姑娘做了什么事,连忙说:那不是我们的,还没做好。小女孩在听到爸爸的话之后,平静了下来,继续扒着台子,嘴巴里一直念叨‘我的呢我的呢’,等待着自己的奶茶。
几秒之后,小女孩的手开始‘不安分’起来,东摸摸西碰碰,而她的爸爸自始至终在自顾自的看手机,丝毫没有去注意小女孩的举动。
就在一瞬间,小女孩的手就伸向了我挂在胸前的手机。我没有去抢手机,倒是在小女孩伸过来的那一瞬间,往后退了一步,小女孩没有拿到手机,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我朝她友善的笑了一下,而小女孩转过去继续扒着台子,嘟囔自己的奶茶还没做好,而她的手始终在不安分的乱动着。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这件事一直都在我的脑海中重播,我始终都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我不知道其他人会如何评论这件事情,但是我想说的是,在这件事里我看到了小女孩所受到的教育背后的环境,和她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如今这个社会前进的步伐非常快,很多人都已经将自己的视线、思维都定位在了高科技领域里,他们喜欢电子产品,对它们爱不释手。尤其是手机,如今的手机可谓是‘一机在手,走遍天下’。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错失了很多更美好的事物,甚至可以说错失了很多能在第一时间里纠正错误的机会。
一个家庭的构建,最基础的是,爸爸妈妈和孩子。这是一个黄金三角比例,任何一角的残缺都将构成这个三角比例的失调。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成长的完美,将来能有出息,但是在教育的道路上,很多家长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认为教育孩子就该是学校老师该做的事,而他们的职责在于赚钱供孩子上学,不然他们花这么多钱让孩子进学校干什么?这是一个错误的意识。学校、老师教授学生的只有知识,真正在教授孩子如何做人的是父母。
然而在这桩真实事件里的爸爸却只顾自己看手机,对小女孩的行为不闻不问,甚至丝毫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举动是对还是错。这就要将讨论的方向上升到一个作为父亲的意识层上去。
小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全都是靠他人的教育才会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小女孩的‘不问自取’这一行为,可能在很多家长眼里,都会认为‘小孩子没什么错,拿一下有什么关系’。可是,我想问问各位家长,这样的一个行为真的对小孩子将来好吗?
小孩子大部分的习惯行为养成,大都是无意识的,他们只知道这么做,父母并不会责怪他,于是小孩子便继续着他们的行为习惯,并不会意识到这些行为习惯是否是正确的,也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的后果会如何。
这个故事里的爸爸很显然的,他的手机比自己的孩子更有吸引力,他忽略了小女孩在这件事上所产生的一切情绪和行为,他没有让小女孩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不是自己的东西,伸手就去拿,面对一个陌生人,她都可以伸出手去拿对方的手机,如果将来,她看中了某一样东西,是不是也可以这样伸手去拿?
比方说别人口袋里的钱包。
任何理由和借口都不能将这位父亲的行为定义成‘无罪’。
小女孩的行为是因为其爸爸的放任不管,她本身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于是,便有了这一幕的发生。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值得深思。
或许有人会说,等孩子大了自己就会知道不能做什么事,可是这句话的前提是,得有人告诉他什么事是错的,什么事是对的。人不是生来就能知道什么事是对什么事是错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这一段路程上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环境最终会影响他的一生,而身边的人最终会影响他一生的行为习惯。
放下手机,去看看平日里孩子的各种行为吧!
千万别再错失对孩子的任何教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蚂蚁都可以让一座坚固的堤坝毁于一旦,更别说只是孩子平日里的一个小小的行为习惯了。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孩子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什么?我们要对孩子负责吗?
有人说,孩子的存在就是让两个人去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历程。也有人说,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但是无论何种说法,其本质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们都说出了一点:孩子是经过父母的雕琢而成长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像一件精美的陶器,需要人用手一点点的制作出来,一道道的工序是非常严谨的,一旦放松,就会漏洞百出,最后做出的陶器不得不成为失败品。
我们手中的手机一旦让我们不可自拔,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那么孩子的将来恐怕会让我们感到更加的揪心,与其到后来各种心酸,不如趁现在还能挽救,放下手里的手机,去看看孩子吧,看看你的陶器是不是正在一步步变形呢?
不知道,我这样的个人想法是否有人跟我一样。在看到这样一个小事情之后,是否有人跟我一样去思考这个问题?手机是好,可是却抢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机,多看看自己的孩子?
亲子教育比玩手机更值得关注。
———————————————————
2018.04.05 云旗先生 致 天下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