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收到好友袁春楠的新书《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书》,晚上回到家,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7年前,北京的春楠处于令人绝望的境地——被裁员、被前任“裁员”、和家人关系破裂、患上神经性耳鸣。7年来,她靠着自律的生活、不断整理物品、情绪和思想,实现个人崛起,成为中国整理界第一人、炙手可热的网课讲师,在财务上也获得了非常高的收获。
处于香港的我,认识这位“整理界最励志,励志界最会整理”的袁春楠久已。2016年8月,我偶尔在公众号上看到春楠的发文,一口气追读了她一整年的文章。那时候的我,还处于日复一日看小说、刷剧、在朋友圈脸书上闲逛的状态。她的勤奋和自律深深触动了我,我开始重拾写作。可以说,我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她功不可没。
![](https://img.haomeiwen.com/i6179891/9dec9b37965f818f.jpg)
去年,我们在深圳见面。她跟我分享过出版这本书的艰辛历程——2014年起笔,2015年写完11万字,之后,在整理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加入了视频、音频二维码,拍摄实际案例的照片等等,让内容更丰满、更贴近中国实际。如今,经过近五年的打磨,终于拿到了粉红色实体书,我也为她骄傲和高兴。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找到越来越多的共鸣。我发现,整理和理财有诸多共通之处。
1. 整理为了更快乐
她说:“顺其自然的整理,不给自己太大压力”。
这与我的理念一致。理财,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生活得更舒适自在。如果靠一味省钱来理财,让你完全失去了生活品质,或者投资自己承担不起的高风险产品,天天担惊受怕,不如不理。
2. 人人都能学会整理
她说:“整理很简单,人人都能掌握,学会了基本原则,之后无论怎么变化,只要坚持原则,就能看到效果。”
通过分享会、书和网络文章,我一直在告诉大家:理财不是高大上艰深的学问,不是一定要有钱人、财务专家或投资高手才能理财。掌握了基本原理之后,普通家庭都可以理财。不光如此,第二本新书《高财商孩子养成记》更进一步——连孩子都能学习理财。
![](https://img.haomeiwen.com/i6179891/8a9f88a77eebb095.jpg)
3. 整理,靠钟点工不行
她说,很多人觉得,家里太乱,只要找钟点工来搞定就够了。很多人也觉得“找个投资专家告诉我这100万去买什么就行了”。
其实不然。她说:一个房子,“如果并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那么不管扔掉了多少东西,在房子里怎么来回折腾,还是会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没有你自己系统地梳理和全程地参与,仅靠财务专家给一个标准答案,这答案,往往就会出现各种水土不服。
理财,理财,先理才有财。理财的关键就是"理"。
通过“理”,对自己目前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状况、财务需求、风险偏好梳理得清清楚楚,之后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
4. 整理,不是一次性的新陈代谢
整理和理财,都是回望和反思的过程。
一次彻底的整理并不能让你过上一劳永逸的清爽生活。一次系统的理财规划,也不能让你成功过好下半生。
人生阶段变了、财务需求变了、收入状况变了、金融市场环境变了,理财的方案都要随之变化。 所以,像定期对家里的物品进行整理一样,对财务也需要定期整理。
不能倚赖财务专家给你一次规划个标准答案,而应该静下心来,学习理财的基本原理,平时对市场保持接触,了解存在的投资产品,随时发现身边的投资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6179891/5c1b3b122be8122a.jpg)
5. 整理,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拥有很多
她说:“因为不清楚自己现在拥有了什么,就会想当然地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少。” 因为感觉缺乏,所以买买买更多。
她上门整理多年后总结道:“大部分人都拥有非常多的物品,只是他真正需要用的东西大概只占50%,并不适合他的大概占25%,可有可无的也大概占25%”。
我们的理财也是。尽管大部分年轻人因为刚踏入社会、财政紧张,每个月光光。但是,大多数家庭,经过几年工作积累后,都是可以有一笔储蓄开始投资之路的。很多人没有梳理的时候,也总觉得自己很缺钱,什么都不够,非常焦虑。
记得一位读者读完《理财就是理生活》之后跟我留言:“哈哈,我照着书上的家庭收支表做了三年收支情况,一下子不焦虑了。理财,还是需要数据支撑。”
人有很多盲点,很情绪化,会受周围环境影响。周围焦虑,你也焦虑。用表格理一理,会客观理性很多,也会发现不少被忽视的问题、闲置的资源或暗藏的财富。
![](https://img.haomeiwen.com/i6179891/a0316c416a7f2580.jpg)
6. 整理,就是做选择
她说:“东西越多,需要付出的管理、保养精力也就越多,人工成本也越高。”整理就是做出选择,处理掉投入多、效益少的物品。
理财也一样。大家手头开始有钱了,就会买买买,买奢侈品、买房、买车、买股票、买基金、买黄金、买钻石。
投资品多了,管理成本也高。如果还有本职工作、要照顾家庭,根本就不够时间和精力逐个做研究。大多数人,就是买了投资品后,放在那里不怎么打理,使得各个投资品的投入产出比差异很大。
有一位读者读了我的书后,百度到我的专栏,留言给我,希望我给她一些理财建议。一番交流下来,她家妥妥的千万富翁,十几处大城市有房产,还有各种投资品。只是,其中很多投资回报率非常低,现金流并不是很好。
通过“理”,我们可以更客观理性地比较目前持有各类投资的回报比例,并进行重新调整,把低回报的投入汇总,在风险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调整去回报更高的产品,让手里的资金更高效。
她说:“家也是需要新陈代谢的。物品在家里也要有进有出。”
投资也是一样的。香港知名房地产专家、纪惠集团总裁汤文亮曾提出房产投资“逢三退一”的规则。即当楼市场畅旺时,卖掉手中30%低质量的物业,待到楼市下跌时,就用这30%套现的钱,买入更优质的物业,如此反复。
理财,和整理一样,也需要做选择,根据当下的市场环境和投资回报率,淘汰掉不太优质的资产,保留优质资产,把淘汰换回的资金,购买更优质的资产。
![](https://img.haomeiwen.com/i6179891/dfd7aa9d33c820c7.jpg)
7. 整理,充满无限想象的空间
她的序言里写道:“没有刻板的整理法则,真正有效的整理术,充满着无限想象的空间。”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出租闲置相机镜头的清华状元、利用闲置商场人脉购买按摩椅出租的小姐姐、改装屋顶成太阳能板卖给电网的我。除此之外,我身边还有把朋友养鸡场产生的鸡粪制作成有机肥料的导演、出租闲置教室的绘画课老师......
理财,也可以非常有创意。每个人的资源都不一样,你能创造的被动收入渠道也会不一样。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因为大家说某件事不好,就不去了解。不要因为别人说没有投资渠道,你就没有投资渠道。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机会总是有的,看你有没有去寻找。
她说:"无处不整理,既要整理有形物品,也要整理无形人生。”
没错儿。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通过整理物品、整理财务、整理人生,把时间、精力、资金、人脉、资产负债等资源重新排列组合再分配,从而获得更优质的人生。
我们俩都做到了,就等你来!
再次推荐春楠的新书《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书》,当然,还有我的家庭理财书《理财就是理生活》、亲子财商教育书《高财商孩子养成记》。
给人生做减法,给财务做加法,都市人必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6179891/aafaf0e68bf0e4b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