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是我们不曾正视。 从春秋时期老子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到民国时期林语堂先生说:“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还有美国作家玛德琳.恩格尔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选择的能力。”这些人生的智者无一不在阐述着精要主义的观点,那就是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的工作如果从头到脚都是一团乱麻,每天的生活如果毫无秩序可言,那将是怎样一种备受煎熬的日子?可悲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浑然不觉地工作着、生活着,顶着种种压力努力地活着。我们可曾想过有所改变?我有幸看完了这本《精要主义》,并且感想颇多—原来生活还可以过的更美好一些。
本书首先介绍了精要主义的三种核心思维模式 :1、选择,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2、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3、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生活还是是工作,我们都在做出取舍,正确的认识自己,权衡利弊,战略性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第一步是探索。在专注于某项事情之前,要先广泛地探索和评估各种选项。为了识别什么是重要的,他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探索,倾听,辩论,质问和思考,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将有意义的少数从无意义的多数中甄别出来。
精要主义养成的第二步是--排除。即选择有意义的少数,摆脱无意义的多数。有选择就会有摒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同时还要有勇气排除冗余和无益之事。要永远学会把生活的中的“头等大事”当作头等大事来看。对非精要事务说“不”,正如书中所言:因为说“不”,所以高效。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第三步--执行。执行有两种思考方法:1、蛮力执行。2、淘汰无意义之事,设计一套体系,让执行变得毫不费力。作为精要主义者,我们应该选择第2种。除了淘汰无意义之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还要留一个缓冲,这样就会减少执行必要任务时的阻力。精要主义者在创造性工作的同时,要扫除更多,而不是做的更多。扫除障碍并不一定困难重重,也不需要超人般的努力,相反可以从小处开始做起,从小处着手,庆祝进步,努力追求在重要领域中的每一个微小而平实的进步。每天的进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进步,都可以对人们的感受和表现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后,精要主义试图询问每一个翻看此书的人: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一行禅师作出了最好的解释:“生活只在当下,如果放弃当下,你将无法细致深入地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刻。”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同时专注两件事情,因此,要潇洒地活在当下,必须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列出一个排列优先顺序的人生清单,把遥不可及的未来清除出去。只做好当下的事情,让生活更加幸福。
读完此书,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想要过一种精要人生。这一生是想带着遗憾,痛楚回顾自己的人生,还是过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全在于一念之间。然而,转变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我们要逐步做一些有意为之的选择,让精要主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少,但更好”的原则逐渐渗入生活当中,从而使我们更加有意义地活着,幸福感油然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