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冬日的雾霾弥漫,路边经过的村庄,残垣断瓦上浮了一层薄薄白雪,柴门犬吠,那些迟开的院门,晚起的炊烟,袅袅婷婷!终究,撇去浮华,每周一归的家!年少时总想离家远远的,可是中年过后,依然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模样,承担,成了义无反顾的信念。
回家的时候没有告诉爸妈,先是看见在老房门前看见跟几个同龄的叔伯闲聊的爸爸,然后去迎回去山里拾木材的妈妈!远远的,看见妈妈背上背着,肩上扛着,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身影,心就酸了。

接过妈妈的担子,老爸已经前行好远,好像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泼辣,但是任他怎样暴躁狂怒,爸爸还是老样子基本保持沉默,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日子,也只有我回来才会去接上一次,妈妈每一次见我,都恨恨的说老爸的这样那样的让人不能忍受的东西,但是并不妨碍她把好吃的都留给他!爸爸愿意咳嗽,每天早上妈妈必然煎了豆腐,煎了鸡蛋,老爸喜欢吃肉,老爸喜欢吃海鲜,而她,喜欢吃的只有那几种。于是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妈妈一边唠叨一边给爸做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忍受着爸爸的恶习,真的不喜欢那些歌颂父母爱情的词汇,他们相爱吗?绝不!但是几十年的日子又将他们捆绑在了一起,无论怎样,我们离开家的时候,爸爸是妈妈心里的支柱!有时候妈妈也会心存幻想,也会跟我们抱怨,我对她这么好,有啥用?父母这一辈的婚姻中,这样的相处模式比比皆是,曾经在公车上看见一男人呵斥自己的老太太,只因为老婆子问了一句到不到站,于是老爷子当着全车的人大声呵斥,说老太太没见过世面,一副不屑的面孔。老太太却是沉默的,顺从的!我只是想,老妈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明媚的女子,可是婚姻里遇到这个沉默又倔强的人,无论她怎样做,都是得不到回应的,于是妈妈开始暴躁,她把所谓的强势的一面给了众人,想要的得到的无非是身边这个老头子的一个笑脸,一声夸赞!妈妈做饭的确是好吃的,这些整个村庄的人都知道,但是依然她是被否定的!
小的时候不懂事,不喜欢妈妈的暴躁,长大了,才明白,生活其实是一个道场,自己不能超脱,便在这里活成一个自己也不喜欢的模样,直到最后习以为常。
灶塘里,这只猫悄然的坐着,我在身后偷拍他,他转头冲我一笑,我确认他是笑了的!大门口,妈妈的脚步近了,我想无人的时候,在这里坐着的,是妈妈,还有这只孤独的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