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这是木心先生写在《九月初九》的一段话。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木心先生的对于人生,对于文学,对于艺术的一种态度,一种秉性,一种追求。
而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
1
初读《木心作品(十三种)》,我是带着私心的,毕竟听过太多关于木心先生的传奇了,无论是其文学上的造诣,或是其艺术上的成就,又或是偶然间看到其部分的作品,总是会忍不住去想,去思考,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人生,他又是抱着怎样的一种态度?对于文学、艺术,以及生活,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我太想知道了,所以,我果断的买了他的作品《木心作品》,查了关于他的生平,以及搜集出一些关于他的评价……当然,这些也只不过是关于他的零星半点而已。
就像是没有谁真的能够透过作品就真的能够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文字自有文字的魅力,当然文字也有其真空的部分。
所以,无论是他的书,画,或是世人对他的评价,又或者木心先生生前常伴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情感和认知(主要是陈丹青),这些也不过是关于木心先生的一部分“了解”。
唐突之下,我还是决定写下当下对于木心先生的部分认知(所以,有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2
当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地方,其实是对方最困难的时候的思想,其次是他做的事,以及社交上,为人处世。
而这些已经没有机会去接触了,我也只能透过对方的作品,就作品而论作品。
《木心作品》是一部很难准确定义的书籍,里面的内容太多了,多到几乎任何方面都可以轻易的触碰到一些思想,进而引起遐想,产生某种碰撞。
也正是这样的碰撞,让我一再的停笔,思考,再思考,细细品味其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
有点像是过分解读,但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会比较枯燥,而实际上更多的是有趣。
这种有趣,更像是和伟人在交流,更像是对话一个时代,对话一个陌生的领域,对话一个有趣的灵魂,这大概就是一部好书的魅力所在吧——不只是自娱自乐,不只是顾影自怜,不是个人的,而是世界的,社会和自然的,宇宙的。
3
《木心作品》我读得很慢,但这和文字本身无关,和内容也无关,更不是说文字多么枯燥,或者说措辞多么高深。
而恰恰相反,木心先生的文字很自然,自然到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都像是某种互动,囊括所有思想和社会属性背后的结合。
这么说来,似乎有些夸张,但真的读了,了解了,大概也就能够理解了。
用最自然的方式,说出自然的规律,这样的思想,谁能抗拒呢?
就像木心先生谈及以往历史人物对于梅兰竹菊的痴狂所说的那样:“从前一直有人认为痴心者见悦于痴心者,以后会有人认知痴心者见悦于明哲者,明哲,是痴心已去的意思,这种失却是被褫夺的被割绝的,痴心与生俱来,明哲当然是后天的事。明哲仅仅是亮度较高的忧郁。”
仔细思来,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的瓜果、蔬菜、鱼虾……无不有品性,有韵味,有格调,无不非常之鲜,天赋的清鲜。鲜是味之神,营养之圣,似乎已入灵智范畴。
从古至今,何尝不是如此呢?
无论是孔孟时期的假借于物,还是现今人们“借物喻人”,实在是贴切。
从某种角度说(我的角度),人和自然的万物是何其的相似呢?我们有思想,而物没有(当然,这是人类自己的证明,事实上无法得知),可我们的思想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是人,然后就有了思想?不是的。
我们的思想,不也是借助于万物,从而连接万物,从而想到自己,想到更远吗?
4
木心先生在《木心作品》中《童年随之而去》里写道:“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出许多至今也未必能解脱的困惑来。”
想必,这也是为何木心先生给人的感觉并非来自于孩童,也非来自于自己的原因吧。
跳脱了童年的范畴,就已经懂了童年最艰难的东西,而随着长大,其心智又怎么会停留在长大的范畴呢?
所以,当我读《木心作品》的时候,总觉得有双眼睛也在看我,而这双眼睛就是木心先生的。
他或笑或深沉,或哭或悲悯的目光,时刻的藏在文字背后,每一个阅读的人,都更像是在读自己的故事,在读人类的,自然的故事。
这也是为何木心先生能够独居一偶的原因吧!
5
这种感觉太深刻了,深刻的让人不得不谨慎,谁知道他会不会笑我们的无知呢!哪怕我们是如此的无知,可谁又真的愿意承认这一点呢?
而木心先生,显然他做到了,而且他做的很好。
将自然,将世间的万物,将智慧和思想融入于文字,又跳脱于文字,将人可谓是吓得不轻。
可他又有这样的魅力,哪怕如此,我们还是心甘情愿的去读,去读更多。
6
就像木心先生曾经说的“文学是我的信仰,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这句话背后是有故事的,而这故事于作品而言是轻微的,轻微到都化为了自然的万事万物。
这就像一碗水融入了海绵,你很难分清究竟是哪一部分的海绵是真正的海绵,而哪一部分又只是水,这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无法分辨的,又或者说,他们之间早已经不分彼此了。
而就是这样的一种风格,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又以具象为审物表意的主要依托。
如此一来,你是说你看到了文字才想到物呢?还是通过文字背后的物想到了思想呢?想必已是不分彼此了。
如此,谁又能说自己看到的只是文字这么简单呢?只是表象这么简单呢?
7
也许,就像他对自己“画作”的评价一般:“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绘画的时候,请别忘了我的文学。”
反之,热衷于他的文学时,谁又会甘心只是读到文学呢?
这是完整的一部分呢!
这种完整更像是人天生的某种欲望,就像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总会想要了解对方更多一些,再多一些。这种感觉是自然的。
而他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
8
他是痴心的,不管是对自然,对生命,对文学,又或是艺术,他都如此。
就像他在诗里《五岛晚邮》中《十二月十九夜》写道:“真愿永生走下去,什么也没有,就只我爱你,伤翅而缓缓翔行……”
带着已不年少的身躯,怀着早已成熟的心智,在这种伤之后依旧向往着某种纯粹,和永恒的追求,只愿爱多一些,再多一些,其他的都已然不重要。
这何尝不是他心声的一部分呢?
诸如此类的文字很多,深爱,或是深情,好像从未被悲惨的命运所屈服,他依然是谦恭的看着,浅浅的笑着,接受这时代的拷打,和摧残,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秉性。
就像木心先生《从前慢》所言:“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就现在而言,又有几人懂了,又懂了什么呢?
于如今而言,又有几个能做到如此的纯粹,对艺术,对文学,对社会,对自然,如斯这般!有几个呢?没有几个。
9
人们常说,无愧于心,君子坦荡荡。
更多的也不过是于自己而言的无愧于心,于自己的品性而言坦荡荡,若是对这世道,对社会,对同类,对自然,人们就好像少了这种敬畏了。
毕竟,如老子于《道德经》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尚如此,何况于斯人乎?
所以,不论是从个人,或是从文学,从艺术的角度而言,木心先生(思想境界)已是当之无愧的超脱于凡人之久远。
10
木心先生,他是一个典型的艺术知识分子, 精通文学,绘画,音乐,历史,诗词等。
他悠游在莎士比亚、福楼拜、尼采、达芬奇、范宽、郭熙的山水间。我们无法用单一的艺术家身分来认定他。他的创作感动了我们所有的人。
在 1984年木心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说:“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
相较于木心的前半年岁在中国,中国的创作环境显得是如此朝向一种开放的能量,但是似乎又必需战战兢兢的在不涉及敏感政治议题下存活。我们艺术圈能对中国自由创作有所期待吗?!或是去等待另一位受到压抑的疯狂人文艺术家的出现。
而他,出现了,站起来了,没有退缩。他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竭尽所能的做他认为有意义的事。
是的,他做到了!当之无愧,亦可以问心无愧!
——读《木心作品》有感
书上狐狸
2018年11月《爱有所爱》节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