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我要来?
从毕业到现在,教学经历已达7年。前几年在探索教学,而后两年,开始思考教育。一部《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让我首次接触到了咨询这个词,剧中贺涵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优秀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看到了一个咨询人员的强大。后来参加了一个在线商学院,让我之后意识到了,原来一个人的思维和能力都是可以逐步培养的。逐步的自我成长,让我开始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教育这件事。
我们都知道冰山模型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显露在最外面的冰山一角是一个人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可被看到的。而海平面交接处,属于一个人能力的体现,部分可见,部分不可见。而完全被海水隐藏起来的巨大的冰山部分,则属于一个人的性格和动机以及价值观等。
一个人的发展根本上是由最深不可测的动机价值观等因素决定。而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每天只是在做知识的积累。他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每天愁眉苦脸但仍然学习不好的学生。
学生是这样,那老师呢?老师似乎也没有一种高效的自我发展模式。所谓的经验,是在多年的自我探索和模仿之后得出来的。很多时候,这种经验可以归为两条:严厉和磨时间。老师们在办公室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怎么那么笨,讲过那么多遍的东西都要错。而之所以抱怨,是因为对于这种现象,确实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
孩子们对于自己的学习是迷茫的,包括家长,甚至是老师。糟糕的成绩下来后,家长和孩子焦急的来找老师,想要从老师那儿寻求到灵丹妙药。有些时候老师会直接定性为孩子不用功,孩子太粗心。但为什么粗心,似乎老师也说不清。
其实这儿涉及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给一个解决方案。我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努力的用5w1h的模型去分析问题,通过不断的“为什么”搞清楚表面问题背后的本质问题。分析清楚问题后,我能做的也只是通过不断的启发学生,让他自己去寻找一个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我只能和他说,我们先施行,进而验证有没有效果。
我想要培养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是有的,但无法成为他们一种惯性的思考能力。毕竟,在教育的背后,隐藏的是快速的学习节奏和学生们多年来形成的思维习惯。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现在的教育很焦虑,学生有问题,老师更有问题。作为传道受业的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能不断学习,终生成长的人。而慢学校的理念让我看到了针对人最内在的东西的培养。
二、为什么我是合适的人?
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事业转折期,所以我在不断的了解自己,向内探寻自己。那么我通过5个问题剖析一下自己。
1. 我的使命是什么?
使命感,听起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是它会影响你做每一件事情的认知和做法。就像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以前,其实已经有人发明了电灯并且进行售卖。但为什么之前的人没有成名?因为他们只是想着通过售卖电灯来获利。但是在那个没有电源的时代,人们根本不会高价买这样一个玩意儿来仅供赏玩。而爱迪生却想要让家家户户都像有钱人一样使用上电灯。在这样的使命引导下,他发明了电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而对我来说,我想要变得更加完美来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成长,尤其是深层次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事的动机方面。
2.我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我记得小学毕业时,在同学录的愿望一栏,大家都会写“当歌星,当科学家,当老师”等,而我写的是“流芳千古”。看着好笑,现在想来,这就像我的墓志铭一样。站在人生的终点以终为始看问题,其实就是想要有更多的社会影响力。
3. 我热爱什么?
感觉自己属于猫系,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很强的探索欲。喜欢学习,享受学习让我变得强大的感觉。
爱练字,用一周的时间对自己的基本字体做了一个改变;受朋友影响,开启了无限期的英语早读打卡;每周一篇的简书让我于写作中反思自己。
喜欢做一个分享的人。我特别相信,分享能够快速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你的分享可以吸引同道中人来共同学习,也能吸引不同观点的人前来讨论。至今我手机里优质的app,公众号等都来自于大家的分享。
4. 我擅长什么?
善于发现新事物。对这个世界我总是渴望有更多的了解。后来事实证明一些有用的前沿的信息都是我某一天从犄角旮旯里挖掘出来的。
喜欢思考,并将其落地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分析问题时愿意以终为始的方式去思考。觉得很多事物都能简化成某一个思考模型,也参加过每天一个思考模型的打卡。但最后无疾而终,因为没有切实运用到实践中。
三、我要去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应该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但从当前阶段来说,我非常渴望成为一个成长型的人。至于要去哪里,最后能否到达那里,我想安猪问这个问题应该也是想让大家以终为始来清楚的思考问题。
但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就像唐僧上路前不知道有孙悟空,猪八戒等。所以我们可以先上路,于路途中才会有新想法,新的条件涌入。
所以,我非常渴望在一个高质量的社群内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于学习中赢得共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