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露
你是否也如我一般,每晚最后一件事便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即便我们曾在诸多新闻中已知晚上“玩”手机有损视力亦影响睡眠。然已成习惯之事,欲将其改之又谈何容易。数月前重置隐形眼镜之时,测试出两眼近视竟相差一百度,人家一问便知我定有侧躺着玩手机的习惯,我略感懊恼,曾决心往后不再将手机“带”上床。床上只是安心睡觉之所,不可再玩耍。可此番做法,于单身的我而言,实在难熬。每至夜间,独躺于床,时辰已晚,而我却未有睡意,唯有睁着眼睛望天花板,百无聊赖。坚持几日,复又将手机“带”上床,计划就此弃之。然我生来乐观,自我安慰道,人生不过匆匆几十载,何不欢度?
你是否也如我一般,有时手机在手,却茫然不知该去往何处?我素来喜“净”,微博关注之人极少,而朋友圈又常因各类人而致“乌烟瘴气”,尤为不满肆意广告之人,但凡发觉,立即屏蔽。其实广告者多是从前好友,不知因何受其迷惑,纷纷以赚取友人之财为乐,纵使曾经相交至深,我亦绝不姑息,断然屏蔽之。也因如此,我的“世界”甚为简单,当微博、朋友圈与订阅的几个公众号全数阅毕,便觉“无所事事”,不断刷新,亦是徒劳。
你是否也如我一般,喜爱读书,却苦于无处可表?这世界终究太过浮躁,读书之人仅为少数,而大多数不读书之人并不懂得你为何思考书中之事。印象极其深刻之事——曾在某社交网站上表达我在读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时,颇有困惑之处。“在《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之中,丐帮乃天下第一大帮派,何以至《倚天屠龙记》里丐帮竟没落至与巨鲸帮、海沙派这些小帮派一起后上光明顶了?”我既提出疑惑,原是希冀有人为我答疑解惑。然结果却令我好生失望,不仅无一人解我之惑,甚而还纷纷揶揄我,“真有闲情逸致,纠结这些无用之事”,或言,“生活好了,吃饱了便寻事做了”。观其回复,我顿觉五味杂陈。遂在彼处鲜少提及读书之思,愈发沉寂。
你是否也如我一般,对文字有着异于常物的热情?我们写作,仅是为了表达,而非其他。窃以为刻意迎合大众写些“哗众取宠”之文博人眼球者必定不是真正热爱写作之人。而真正热爱写作之人,难免有些心高气傲,全然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我曾在文章《新不了情》 里写过阿杰,“音乐之于他不是用以挣钱的工具,音乐是传达他内心想法的媒介。他素来不善言谈,喜将一切藏于心底,独自承受,默默消化。不欲与人交谈告之,故而他只能将自己的喜悦难过全数写在音乐里,借音乐来表达他的思想。”我是在写阿杰,也是在写我自己,只消将音乐换成写作。有时我明里表达自己,有时我藏在电影背后表达自己,可我所写之言均是为了表达自己。人,是需要表达的。
然而热爱阅读与写作的我,却一直未能寻至我心向往之的地方,以妥帖安放我字斟酌句,精雕细刻之作。直至那日进入简书,只觉相逢恨晚,终觅得甚合我心意之所,我欢喜不已。我素来喜简洁,初入简书,只觉视野清新,页面干净,操作简单,顿生好感。遂将从前所写旧文,发表于此。幸得编辑厚爱,文章几乎均被推荐,又因读者喜爱,宽宏地赠送了我不少“喜欢”,还识得三五好友,相互打趣,指点文章,交流故事,沟通想法 ,使我乐意在此停留,遂渐扎根于此。
自入简书后,我再也不必担心晚上会无处可“逛”,因简书每晚都会推送一个“好故事”,这些故事或长或短、或欢快或悲伤、或虚构或真实。它们有的是作者将脑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写成故事;有的是作者将生活中妙趣横生之事记下成故事;有的则是文化与历史的典故再述构成故事......那些虚虚实实,正正经经的故事,它们早已悉心置于案前,只等你前来翻阅,在那些失眠的夜。
我们阅读文章抑或书籍,原不过是希冀从文中有所获。如李长声先生所说,好的文章该是“有益而有趣”的。倘若是随意的心情“流水账”或十分盛行的励志类“心灵鸡汤”,即便有趣味,亦不过浪费时间,不读也罢;倘若是晦涩难懂,自己不甚了了的专业性文章,即便有益处,亦很难从中得其获。简书自是十分懂得其中道理,是以它才推崇“故事”——人人都喜欢看故事,人人都看得懂故事。
字如其人,我常道,欲知其人,先观其文。因大多数作者都将自己的情感、思想与欲望全数写进文字之中,你欲了解其人,必须先读其文。而当你阅读过作者的一个又一个故事,当你在评论与回复间,见至作者本人的性格语言,也许你会发觉,原来作者本人远比故事要精彩。你由故事被吸引至此,又由故事停留于此,而我们还在不断地创造故事,倘若你也愿意加入其中。
初入简书,你将每晚阅读一个好故事,甚或你可以自己书写故事,交流故事,分享故事。
渐至佳境,你会发觉除却作者笔下的故事,作者本身的故事更精彩,他们那般生动鲜活。
驻足于此,你原已变作一个“故事”,被世人所津津乐道,为人所传阅,已成为一个“传奇”。
而我 ,也是一个故事。我在简书等你,来阅读我的故事。点此下载简书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anglu0927(@唐露LOVE)
微信公众号:唐露(tanglu19931110)
------------------------------------
喜欢简书,就下载吧。点此下载简书
若文字打动了你,就给我打赏吧。
------------------------------------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03/2c11eb45e39940bd.jpg)
网友评论
另外,不约不约,叔叔我们不约!
本文作者通过现代青年睡觉综合症“玩手机”切入,阐述了此行为伤身伤神,轻者双眼度数上涨,重者发炎长痘,然后为了读书,皆可抛,显示出读书的决心!
那么去哪儿读书,通过举例微博和朋友圈,说明皆非合适之处。
提及金庸小说,表达了读书之人本已少,而难与众人产生读书的共鸣,还是没有一个简单的读书写作之处!
阿杰的跟作者一样,都需要通过“写作”来表达自我,那么应该去哪儿表达自我!
四个接地气的例子后,千呼万唤,发现简书,清晰的UI,简单的操作,优质的简友,那时相见恨晚的欣喜,用一首歌来说就是“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读完感受:哟,小姑凉不错哦!
对于一个理工男,程序猿,语文长期90分的我来说,憋这么久,好难,好难!
杨过一直为人称颂的是他的痴情,(虽然我觉得他滥情)那么多女子,他就只爱小龙女一人,这下可好,小龙女死后,直接与郭芙在一起了?(虽然我觉得他的初恋是郭芙,也一直爱着她)
好了再说,杨过再见小龙女的时候已经将近四十岁了,而那时郭襄和张三丰才十几岁。在《倚天》里,张三丰已经一百多岁了。这中间已经有八九十年了,黄衫女子不过二十几岁,可想这中间已经有几代人了。所以,谁也没有办法判断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啊?而且她说,“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为什么只提古墓派?为什么要提“神雕侠侣”?“神雕侠侣”是哪一对情侣?
恩...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可是丐帮在关健时刻,居然要依靠杨过的后人来扶持,也是很讽刺啊。
(也许你可以盗我的号,那样就可以关注你了。)
我记得很快,几分钟就完了,带了个奥特曼似的大眼泡出来,哈哈~
哎呀,快别夸我了,我要骄傲了~
刚写的文~虽然...其实...我还没写完...http://www.jianshu.com/p/7e765d8fe49a
其实我不太会写小说,所以我现在基本不写~
是的,所以思考很重要啊~
(如果将鲁迅的原句)修剪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样的两个句子,乃至于“我的后院有两株枣树”这样的一个句子……一旦修剪下来,读者将无法体贴那种站在后园里缓慢转移目光、逐一审视两株枣树的况味。修剪之后的句子也将使《秋夜》的首段变成描写“枣树”的准备;然而鲁迅根本没准备描写枣树呢——或者应该这么说:枣树只是鲁迅为了铺陈秋夜天空所伏下的引子,前面那四个“奇怪而冗赘”的句子竟是写来为读者安顿一种缓慢的观察情境,以便进入接下来的五个句子:“这(按:指枣树)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我不是说你啦,我是说有的人啊。我写文很少有人批评我哎,要说的话大多是说我写的太矫情,所以我常用“矫情”来自黑哈哈~
嗯…我是觉得…对丐帮的勒一段思考就蛮有意思的,看到这里就点赞了,有时候看一部剧或一本小说,不仅是情感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起伏,对整个故事的思考,会在无形中增加自己的智慧,我是觉得…这样带着思索的看,才算慢慢的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