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毛选》,共用了13天的时间。虽然只是快速的有时听,有时阅读,真的学到好多知识。
每天早起,第一时间就会打开朋友圈,和早起的小伙伴打个招呼,然后打开微信读书,开始看书,又怕影响家人休息,就把屏幕调暗,互不打扰。
自从和公婆居住在一起,我的一举一动都要顾及到老人家的感受,好些事情不是很方便。不像在自己的住处做什么事情,全由自己决定。
就我这种状态在我所处的环境里,完全是另类,属于异想天开的类型。还好,我的家人开始感觉我和他们不一样,时间长了也就习惯,生活经历不一样,人做事的标准也完全不一样,侧重点是不同的。
我承认我不是来自家庭的孩子,更确切的说我内在的系统都是书上的知识构建的,每读一本书,我就会在我、生活和书之间进行连接,以生活做参照,好就纳入囊中,反之就被屏蔽删除,或者说汰掉了。
读书对我来说是和食物空气水是一样,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量。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家庭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我比同龄人更易接受一些新观念,拿起一本书不带成见,会打开会清醒的去阅读,很好奇作者会讲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我的思维方式和身边的人有点不一样。
有时老公和人聊天,也不避讳我,当我的面就夸我这个人大大咧咧的没心没肺,不爱计较。
我不喜欢,为了生活的小事,争个个面红耳赤,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三瓜两枣上,我从不把背后议论别人,更不会把别人的话来回的传。这些对她们来说是天大的事,却不是我想关心的事。我只想把时间用在提升生活质量上,现在我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一家上下齐心,都把心思放在好好过日子。
我和老公的三观完全不一样,他喜欢郭德纲,喜欢看美食,天天琢磨做好吃,我喜欢看书,喜欢品尝美食,对美食敏感,给老公做的美食打分,是我的特长。这就区分出认知和实践孰重孰轻。谁说读书没用,至少对家人的实践还是有指导作用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怎能为生活添香增色。
在读书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把所有的好书都看透,不好吗,还要加更多的油!再努把力,离目标还有点太远,顶峰相见。
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精工细作,大道至简。
晚安!
xueyuxia写于2022/04/18晚10: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