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在路上‖读书一

在路上‖读书一

作者: 遥远的星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17:44 被阅读160次

       

在路上‖读书一

短途转车,本来计划三个半小时的客车行程,由于两地连接的高速公路刚刚通车,变成了不到一个小时,提前两个多钟头到了列车站。由于车站内人很多,加上我不喜欢人多嘈杂的环境,索性在广场外面等待。包里正好装了一本书,是毕淑敏的书《人生总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这几天一直忙没顾上细看。

      写这本书的时候,毕淑敏已经六十多岁了,刚退休不久。这本书里收录的是她在后欧洲和亚洲旅行的见闻。

      以拜伦的诗歌开头:我的海盗的梦/我的烧杀劫掠的使命/在暗蓝色的海面上/海水在欢快的泼溅/我们的心如此自由/思绪辽远无边……

然后开始写北欧国家的人文自然,而且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很好的引子,因为北欧很多国家的原住民都是维京人的后裔,他们崇尚武力,以海盗为生。彪悍,简单,崇尚自由,尚武好斗,是最原始的旅行家。可是在描写冰岛时,对于冰岛语流传下的诗歌翻译后,却会让人对维京人有了另一种认识。如谦谦君子,充满智慧,很难想象是出自海盗之手。摘录一首《论智慧》:以火点他火,两柴共燃烧。以智启人智,相磋出高招。故步知识浅,虚心心智昭。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学者写的文章,他的一个观点我觉得很特别,所以就久久无法忘怀。大意是:如果一个民族,女性越是柔情似水,那么这个民族的男性往往越是彪悍血性。反之亦然。

      而同样的道理,越是强悍灵魂写下的语句,越是往往充满平和。就如作者总结维京人的特点那样:由于他们攻城略地,在行动上自有取之不尽的彪悍与残酷,轮到诉诸文字流传千古的时候,反倒是波澜不惊的从容与安宁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补偿”。温和的民族诗歌中多愤懑和幽怨,真正的勇士们反倒全力彰显柔和。

      这些所有旅行中感知的认识,应该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在另一个陌生空间找到一种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多面性,多元化。

      在路上带上那些在路上写的书,随着书页展开的进度去向远方。

      2018.05.11 与淄博

相关文章

  • 在路上‖读书一

    短途转车,本来计划三个半小时的客车行程,由于两地连接的高速公路刚刚通车,变成了不到一个小时,提前两个多钟头...

  • 读书,在路上

    不敢表达 不想表达 其实是自己不善表达 只想默默地做真实的自己 保留着心中的那份真 追逐着心中那个美好的梦 不为什...

  • 在路上~读书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俞敏洪 2017.11 激荡三十年2017.11. 销售女神徐鹤宁2017.8.8 牛津欧洲史 ...

  • 读书,在路上

    夜深人静,家人们早已酣睡,我的阅读之旅才刚刚开启。一个小时,半个小时,甚或只是十几分钟,临睡前必得与书会会面,否则...

  • 读书,在路上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在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旅行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读书。读书是这个时代成本最低的途径之一。...

  • 读书在路上

    五点钟,于半梦半醒间开始写作。这个时候最接近潜意识,我想知道内心的真实想法。张德芬说:亲爱的,外边没有别人,只有你...

  • 读书,在路上……

    今年已接近尾声,最大的快乐是在二月份有幸加入了一个读书群,群里的很多朋友比喻该读书群为温暖的家、避难所,确实,这是...

  • 读书,我在路上

    文/李卫星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读书,其实就如同我们每天吃...

  • “享·读书”在路上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在丽水,“享·读书”! 如阳春布德泽,使万物生光辉。 阳春中队, 我们一直在路上...

  • 读书,旅行,在路上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个在路上。巧的是我以前既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旅行。不喜欢读书,是因为大部分空闲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路上‖读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qq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