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2425/8b0d8068c37e5084.jpg)
为了让学生理解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中的第21题,我按照题目的要求找来了烟盒里的锡箔纸、电池,课堂上在学生那里要了一节干电池,把锡纸带锡的一面分别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等了好久居然没有任何反应。实验以失败告终,我和学生都在怀疑命题人是没有做过实验就出的题,甚至认为命题人是“骗子”,锡纸根本就不冒烟,也不起火,怎么会有哪个部位先起火的答案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先从理论上做了分析。
课后利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云南师范物理班群,向专家和老师们进行了请教,江苏省特级教师、证据物理创始人张世成老师指导我多加几节干电池,并且发来了他亲自做实验的视频,我按照张老师的做法做了实验,依然没有成功。再请教时,赵立宏专家指导我把锡纸剪的细细的再做实验,我也剪了好多种锡纸条做了实验,依然以失败告终。但是看着他们实验成功的视频,我没有放弃,心里想,我一定要设法做成功这个实验,而且要让学生亲手体验一把,于是再次求教。
有的老师说用包口香糖的锡纸效果会好一点,云南师大的李红梅教授说用包烧烤的锡纸效果会好一些,《物理实验与教学》杂志的编辑黄浩老师说把中间剪的更细一点现象很明显,可是这时我已经没有锡箔纸了,包烧烤的锡纸又不知道去哪里找。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我决定一定要把这个实验做成功,于是找了一位同学,给了五元钱让到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三包“绿箭牌”口香糖,到实验室找了四节南孚电池,用剪刀✂检出各种形状的锡纸,一次次接在电池的两极上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按照黄老师的建议,把中间剪的非常细时,实验成功了,只是很细的部位瞬间就断了,不便于同学们观察,再尝试把中间剪的稍微宽一点,冒烟时间会持续的长一点,便于同学们观察现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2425/c40f8db135757c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2425/d07379d6f85db0d7.jpg)
下午,我用婧婧同学的小电池盒串联了三节电池,在同学们面前现场剪锡纸,我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也来给我帮忙,终于在同学们面前做成功了“锡纸燃烧实验”。排除了命题人是骗子的嫌疑虽然曲折,但是值得,因为对于同学们来说,听到的,看到的和做过的感受或者体验是不一样的,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还记得在我找实验材料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一个物理老师说,不要搞那些没用的了,学生能力再强,就算是能把电线杆卸下来再装上,考试不会答题还是没用的,做那些还不如多讲几个题。但我觉得从书上、视频上看到的,和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样,还是设法让学生试一下,感受可能更加深刻,不管表达的怎么样,理解和感受是最重要的。就是没有那种鳄鱼夹的线,手感觉到烧的很。
同时我的请教也激起了骨干群里好几个老师动手做了起来,当我们把用不同的方法做成功的实验视频或者消息发到群里时,迎来了老师们的掌声和赞扬。
在物理教学中,我是不怕实验浪费时间,也不要怕麻烦的,因为实验独特的效果和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所以只要现有的条件下能开展的实验,我一定会让同学们去做,条件不允许,不能开展的我也会想办法自己制作教具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