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加了三勺活性炭后再次煮沸,脱色完成的溶液颜色深度竟然和别的组没脱色时的差不多,心都凉了半截。本来我和刘同学搭档时就处在“拖后腿”的状态,要是这次因为我而操作失败,那一定很对不住人家。
之前做生化实验,酪蛋白的制备,我负责向溶液中滴加醋酸调节pH值,可等离心完成后我们试管里的现象和别人都不同,比别人浑浊不少。老师过来查看时还特意问了我们调节pH的情况,不必多言,这似乎又是我的锅。最后干燥完成,我们的酪蛋白竟才有别人的一半。刘同学当时就叹了气,透露着拿我没办法的无奈,我心里自然也不好受。最后万念俱灰般测量质量时,我们竟是误差最小的!原来不是我们的错,而是别的组因为pH调节不到位或者没有将杂质洗净而产率过高。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同学在看到天平时示数后脱口而出“真是见了鬼了,我们的数据竟然挺好”,我在一旁颇为五味杂陈。
期望这次有机实验也可以来一场“起死回生”,千万不要超过2.0克啊,否则重结晶产率真的超过百分之百了。
抽滤过后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在紫外灯下进行烘干。期间与其他组的萘晶体量一对比,发现我们并没有比她们多,难道真的又是一场起死回生吗?我深吸一口气,双手托着已经烘干完成的表面皿,郑重地走到实验室后方的天平处再次称重。
用玻璃棒划下一部分到称量纸上,接着又划下一些。
啊!?这就已经2.0啦 !?
看看天平示数,再瞧瞧表面皿中剩余的一撮晶体,头像波浪鼓一般来回确认,随后呆住。拿着玻璃棒的右手微微颤抖着,站着茫然不知所措,也不敢再将剩余晶体倒在称量纸上。旁边排队等待称量的黄同学见到示数后大呼一声 “你们产率是百分之百啊!” 附近的助教闻声过来瞧看,那刻我唯一想做的事是:钻地缝!
小自责和小尴尬席卷而来,感觉自己根本就是一个毛手毛脚、啥都做不好的迷糊蛋啊,今天打碎提勒管后又做错事被抓包,也自然不敢回神看搭档刘同学的表情。
几近小绝望时,一个天使般的声音传到耳边:“你那个天平是坏的”
“真的吗?真的吗? ” 猛一激灵,原本低沉到停止的心跳突然加速,传说中的救命稻草就要出现了?
“嗯,这个天平刚刚坏了,根本测不出准,你用这个试试 ” 身旁的王同学一边说着一边示意我再用左边第一台天平称一下。
伴随着砰砰咚咚的心跳,我在第一台天平上放好新的称量纸,去皮后将晶体转移到上面。示数叫人大跌眼镜,0.9,这貌似又变得太少了。。
不过之前自己称量粗萘的时候用的可是第二个天平啊,这不就代表从一开始我根本就不知道称了多少克,自己的溶液又比别人蓝了一个度,这可怎么办?小无奈的对助教说将“这应该不能怪我们,这是实验室的问题吧。。” 助教笑而不答,只是让我继续把表面皿上的晶体转移到称量纸上。王同学忙解释道右手边的天平是刚坏的,之前应该没事。
此时,身后的刘同学无语的笑了出来,询问助教为什么我们溶液颜色会那么深。我试探性扭头,看到她释然的样子后也稍微松了口气,继续用玻璃棒将表面皿上残留的小粉末全部刮下来。
0.9 0.9 0.9
奇怪,怎么总是0.9,这也太少了。立起表面皿,用玻璃棒敲一敲,使所有粉末都掉下来,哪怕是1.0 也比0.9要好一些。
“啪—” 清脆一声,玻璃棒敲断一小节...
整个人再次呆住,连束在衣服里的头发丝都开始发烫。三秒钟后大家仍在互相说话,看来没人注意到断掉的小玻璃棒飞到了天平后侧。我故作镇定,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_(:з)∠)_
之后测定熔点,有提勒管法和放大镜式微量熔点测定法,我二话不说直接到了放大镜法那里进行操作,真心不敢再碰滑溜溜的提勒管了。
等做完了所有实验,和刘同学一起狠狠的吐槽天平,真的该更新换代了。
2020-11-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