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国最初的印象,大概就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只知道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这些名字吧,也不清楚他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记得当初央视少儿频道播放了一套动画片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里面有一集讲了赵云,那是我第一次得知赵云这个名字,并且知道一个组合叫做“五虎上将”。然而到底是哪五个我是隔了很久才知道的。
现在网上仍能找到这套动画读课外书的时候,读到《草船借箭》,里面有一句“周瑜让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这一句话让当初阅读水平很低的我一直以为周瑜和诸葛亮是一个阵营的……
后来大概是三年级暑假,那一个假期我几乎在舅舅家,舅舅就是让我疯狂迷恋三国的导师。舅舅也是一个很喜欢三国的人,在那个自身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在新华文轩买了一本很厚实的正版《三国演义》,当时的售价都是接近100元了(后来这本书被我据为己有了……)。
记得当时是在吃饭的时候,我就问舅舅周瑜和诸葛亮是一个阵营的,为什么还有“三气周瑜”这个故事。于是我第一次知道了三国是指魏、蜀、吴三个国家,也知道了周瑜和诸葛亮是分属于不同的阵容,而且还第一次揭开了五虎上将的真容,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个朗朗上口、霸气凌云的名字,深深烙印在我幼小的脑海里。
然而我并不满足这一些,我开始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些信息。我从小对名字有着很深的执着,于是第一次搜索也是搜索“三国所有人物”这个关键词。当然,那个时候我想当然以为《三国演义》便是正史,将搜索出来的一千多个名字都规规矩矩抄在了一个笔记本上。
就是这一张按照姓氏列出来的名单抄写的过程中有一些现在想来有点意思的东西。第一,由于还没看过《三国演义》,不知道其实里面有些人物会重名,比如穆顺、刘岱、马忠这些,我幼小的心灵以为网站编排错误,所以自作主张重名的只抄写其中一个;第二,抄写名字的过程中,有一些字十分复杂,但是网页上的字体又很小,比如麴义、爨习,这对于三年级的我很是困难,舅舅教了我一个方法,将字复制到TXT文本中再选中放大,字就变得很清楚,这个方法现在虽然很过时了,但是对我影响很大;第三,后来我在电视上天天守着老版《三国演义》,老版《三国演义》中每一集出现一个人物,都会在人物旁边显示他的名和字,于是我就会拿着笔记本一个一个找是否有这个人物,每次看到一个新人物出场,而我在笔记本中找到这个人的时候,心中自是无比的欢喜的。
就像这样,人物出场带其名与字抄写这些名字后,我开始拿舅舅的《三国演义》开始看,文言文对于三年级的我自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瞎蒙靠猜,看出了一点门道。第一,认定了其中的“曰”就是说的意思;第二,发现每一章的题目都是很对称的结构,这也导致我的深度对联癖好;第三,不知道为何,姜维这个名字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后来也成为了我最喜爱的一个三国人物。
老版三国的老姜维四年级开学之后,我用10块钱在地摊上买了一本盗版的《三国演义》,每天带到学校里去,上课偷偷看,下课大胆看,一个章回翻来覆去看十几遍,就为了多理解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当然,还有一个我喜欢关注的点就是人物名字成堆出现的时候,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等相互举荐人才,孙策在江东招揽人才等等。这种就是我最开心得时候,因为突感觉然就认识了那么多新人物。后来来来去去看了几十遍,我又花时间一个字一个字阅读,把其中出现过的人物都一一抄下来,整本书已经被我翻得稀巴烂了。
我个人的基本三国观念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吧,成为了坚定的“蜀吹”、“赵云粉”、"姜维粉"。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翻看的部分便是赵云单骑救主、黄忠定军山斩夏侯、赵云汉水拒敌、赵云力斩五将、赵云姜维初次交手、姜维以手接箭反杀郭淮以及姜维最后无力回天,自裁身亡。而最不忍心看的便是关公败走麦城、陆逊火烧连营、诸葛亮秋风五丈原。
老版三国中诸葛亮去世后来,我又不满足于《三国演义》对很多人物浅尝辄止的描述,开始对《三国志》有了兴趣。
这是我高中重新买的一本《三国志》,崇文书局版,但是封面竟然是昭君出塞也是同一个地摊,同一个老板,我花了同样的10块钱买了一本盗版的《三国志》。这本《三国志》就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几乎没有错误了,全书到处都是乱码、别字,不知道书商是在哪里找的盗版网站的资源。而且我清楚地记得,只有前几篇传记才有裴松之的注释,到了《诸夏侯曹传》就只有原文了。那时的我还以为这个作注释的人做到后面就放弃了,还深深鄙视了此人一番。
《三国志》对于那时的我无疑更加困难,基本就只能读懂第一句,某某字某某,某地某县人。然后翻得多了,还是知道最后的嗣是他的儿子的意思。由此,可以说到小学毕业,我翻《三国志》的目的都只是看看一个又一个在《三国演义》里听都没听过的名字。
另外,再分享一些当时的想法。第一,我翻看全书发现《魏书》占了一半多篇幅,《吴书》也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篇幅,《蜀书》只有寥寥几十页,这让我十分受打击,以至于我把《杨戏传》后面的《季汉辅臣赞》中的很多人物算进去,比如陈到,虽然名常亚于赵云,但怎么也是与之齐名的人物,肯定有传吧,还有傅肜、冯习、张南、程畿,《三国演义》中猇亭战死的勇士,肯定也值得立传吧。于是,我就想当然以为,肯定是无良书商把这些部分都删减了,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
第二,我发现全书只有诸葛亮和陆逊是单独一卷作传(不算帝王),但是陆逊的篇幅好长好长,作为一个坚定的"蜀吹" 这怎么能忍呢,于是我把《陆逊传》中间几页撕了……
第三,还是篇幅问题(小时候关注的点真是奇怪),《赵云传》才寥寥几百字,应该说五虎上将每一个都只有寥寥几百字,《黄忠传》连拿来做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资格都不够……《姜维传》才两页多点,比起《邓艾传》和《钟会传》,我又在心里诅咒书商删节我大将军的内容。
姜维不愧“国士无双”一词第四,怎么也没找到司马懿的传记,翻遍全书,连司马懿这个词都未曾见过。后来,我才明白原来那个"司马宣王"就是司马懿……
就这样,浑浑噩噩混到了初中,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水平也终于有了质的提升,再去看那些传记,虽然有地方还是不懂,但是大概意思还是能理解了,比如某某平复了某地叛乱啊,某某出使某国,还有某某与某某私通……
这时候,我还是重点关注的《赵云传》和《姜维传》。以前对于我还有些晦涩的《赵云传》,已经能够基本读懂了。但是读懂之后,我脆弱的心灵又遭受打击,里面既没有详细描写当阳长坂坡,也没有力斩五将的老当益壮。我从小崇拜的英雄,"常胜将军"、"铁马银枪"、"白袍小将",似乎在文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描述。
《王者荣耀》中的赵云,其实国内的赵云大多数无法摆脱光荣《真三国无双》中赵云的形象初中正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我不愿意相信赵云只有那么点资料,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三国志》原文,在我内心中还存着小时候的执念。但结果无疑是残酷的,我发现《魏书》洋洋洒洒确实是那么多而《蜀书》凄凄惨惨确实只有那么少,曾寄希望的《季汉辅臣赞》中的人物也并没有出现。
但是也并非全是失落,我发现了《蜀志》也有裴松之的注释,才明白不是裴松之断更了,而是无良书商偷工减料。所以当看见《赵云传》后面的注释时,心中稍微有点好受。
但随着自己历史观的逐渐形成,我也开始研读其他人物的一些传记,比如《郭嘉传》《贾诩传》《法正传》《秦宓传》,了解了越来越多《三国演义》没有涉及的故事,并且知晓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本质的区别。但是这些都无法掩盖我"蜀吹"的本质,所以都是带着批判目光来看《魏书》与《吴书》。在读史的过程中,我也明白了《蜀书》如此简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置史官(《后主传》载: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这一点后来我开始怀疑,因为有其他史料与之冲突,暂不谈)。
后来进入了高中,水平和心境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有位同学是魏粉,在她的影响下,我也逐渐抛开了主观因素去阅读荀彧、贾诩、郭嘉、刘晔等人的传记。以前不解荀彧为何被称为“王佐之才”,总认为他只是一个后勤。仔细通读理解《荀彧传》后,才能明白《三国杀》中那句台词: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三国杀》对荀彧的设计其实很完美,台词也有意思。但是“驱虎吞狼”只是《三国演义》的情节刘晔也是一名被低估的角色,这位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戏份的谋士,却在关羽败亡以后,刘备东征孙权,报仇雪恨的时候,向曹丕献计:可助刘备,急攻孙权。这是赤壁之战后能结束三国乱世的大好良机,能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局面一眼看见这个机会,是刘晔的高明之处,可惜的是曹丕没有采用。至于贾诩、郭嘉乃至董昭、满宠、田豫、牵招等人,我都想为其一一写篇文章,魏国人才济济,确实是蜀吴所不及。
玩家DIY的《三国杀》刘晔,足以当得起“算无遗策高中应该是我对三国理解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仍然是停留在表面,三国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外交等等还是一窍不通,却因为学习缘故,一直未有机会钻研。上了大学之后,时间宽裕了,但是初心似乎又丢了,大一大二最黄金的两年,竟没有花费时间在三国研究上面。现在大三了,有一天看到一篇三国迷写的关于自己对三国的理解文章,突然想起了自己这个丢失多年的梦。现在又面临着考研的压力,但是不愿意再放弃自己从小到大的那一份对三国的执念,重新拾起了《三国志》,希望能在考研复习中作为自己偶尔放松的事物吧。
希望,这一次我能够秉持初心,不忘少年时对三国的那一份热血豪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