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风自有明月照
话说,隔壁村有个年轻的小寡妇,丈夫前年挖煤埋了进去,她独自一人带着一两岁的娃娃在山坡上住。
家里面又没什么其他人,丈夫双亲去世的早;她自己娘家隔得远,又还有几个弟娃要读书,爹妈抽不了身来。于是,她一个人浇水种地喂鸡带娃,赶场的时候担些红薯去卖,赚点生活费。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可孩子养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看见人就笑呵呵的——
小寡妇的家在村子背后的小山坡上,坡上住的人少,邻里也就两三个还隔得远。村里的婆姨们农闲时都聚在村公所的院坝上聊家长里短,八卦琐事。而小寡妇话少又是远方来的,她也搭不上什么话。
后来,就自己一个人没事在家抱着娃看电视。
小寡妇很爱干净,每天都要换洗衣服。奶娃娃的衣服最容易脏,尿布也得换得勤。时间一久,村里的婆姨们闲暇的时间就把谈话的中心拉到了小寡妇身上。
你说,那小寡妇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能耐得聊寂寞?家里面又没个婆婆看着?
你别说,那天我看见她晾衣服,还把她那红肚兜儿晾大门口,哪家婆姨穿红肚兜儿,不知道害臊?
是啊,她白天又不和咱唠唠嗑,一副瞧不起咱的样子。咱村里的婆姨还不如你吗?人都说,那这外地的女子靠得住?保准不出半年就跑了——
村里的闲言闲语就一发不可收拾地传开了——
传到了婆姨的男人耳朵里,男人们舔着脸笑笑:你女人家的事嘛。抹抹嘴,放下碗筷和婆姨打些荤趣。
而后,消息越传越广,传到了村里大龄单身汉的耳朵里。
那单身汉听得心里痒,这娇滴滴的小寡妇馋啊。
有天半夜就跑去敲小寡妇的门,当当当当当当当。
寡妇门前是非多,谁不知道呢?
那晚,狗叫得很凶,娃娃也哭得厉害,哭了一宿——
村里哪有什么不隔音的秘密,第二天,婆姨们又围在一起:听见了吗?这么远都听得到那半夜敲门声——
只怕那小寡妇是——
村里婆姨们的话没羞没臊,说得也很起劲。
有个婆姨大胆道:咱上去看看?
几个婆姨应了下来。
到那小寡妇门口,只见那门半开着,还似有似无地传出娃娃的哭声。
咋回事,咋不见那个小寡妇?
婆姨们唤了声:大妹子,在家呀?
没人应——
孩子的哭声依旧。
婆姨们又叫道:大妹子?
可还是没人。
有个心急的婆姨推开门,迈了进去——
只见小寡妇偏坐在床榻上,胸口上插了一把刀,头发凌乱,四周都是打斗的痕迹。小寡妇早就没了呼吸。
拴着红肚兜的娃娃躺在床上哭得有一声没一声的。
嗨——
后来,公安来了,抓回了那夜逃跑的单身汉,判了死刑。
可小寡妇毕竟是没了,白白胖胖的娃娃也送了人家。
如同往常一样,婆姨们坐在村公所的院坝上瞎掰闲话——
咱们些婆娘家说这些话,又没啥,是吧?
你说说,哪家媳妇像她这样儿,肯定有问题!
说不定呐,那天晚上就根本没争过——
一群婆姨们哄笑在一起,笑声好久都没散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