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突然提问,你觉得这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读到这里,我仔细想了想,我接受的教育:世界应该是唯物的,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我个人认可的我看到的世界是唯心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不认,在我的内心的世界他就是不存在的,不管他实际是否是真理,我内心不认,他就不是。就好像经历过的事情,内心过不去,那就是过不去,不管他是否早已经成为往事。
世界,在每个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我更在意的是内心的感受,体验,我不在乎他的实际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你看到的是车水马龙,我看到的是奇花异草,这并没有对错,只是不一样。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没有妨碍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是不同,而不是我们三观不正。
-----存在感缺失症
我会有存在感缺失症的症状,我被别人认可的时候我才认可自己的,我存在的价值很多时候来自被别人的需要,我会觉得我对别人有用我才有价值,我才会被爱。寻求认同和肯定,确认自己被重视、被关注、被表扬,我才能觉得舒服了。
---就是有这样的人,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却得偿所愿,你半生勇猛精进苦寻无果的财宝,他无心插柳就可以得到
说实话,我以前有羡慕过这种人,我曾经有朋友经常跟我谈起她有多幸运,有个985高校的朋友帮她搞定论文,她有个富足的家庭,可以帮她搞定工作,她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就特别得心应手,简单轻松不用像我们这群苦逼的计算机从业人员一样,不是天天码代码就是天天看数据,还没有人家工资高,我真的很羡慕,应该是非常羡慕,我也曾幻想自己有这样的luck,但是没有,我荒废自己的时候,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还会很惨,我没有方向的时候,到处乱碰,毫无章法。
但是后来我明白了我要怎么活,我要怎么看待别人的幸运。这取决于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看一些“教你人生哲学”的小故事,一家企业的董事长上班没有带卡,保安不让他进入办公楼,于是董事长把他撤职了,理由是我在这栋楼工作那么久,你难道不认识我吗,你怎么那么不懂的变通。好,这个故事从别的地方换了个结尾,董事长表扬的这名保安并且给他升职,理由是保安尽职尽责,按照公司规定办事,是一个尽职的员工。
这两个结尾,告诉我们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你就按第一个方法去做,如果你是一个严格遵守规定的人,就按第二种去做,可能你会问,那我正好遇到与我不同的董事呢,那我反问你,你能管的了别人吗,你能时时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你不能,你能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你自己是个什么形状就按照什么形状去做,前提就是你自己有没有成形,有没有自己做事的一贯风格。
---以何抱怨
这一篇作者的观点解开了我之前的一个疑惑,“人性”,用善恶评判太简单,他有基本的、普遍性的特质,比如,“陈述一件事情,总是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表述;爱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爱面子不喜欢被忽视;都觉得自己是善良的,哪怕是那个向你捅刀子的人,他也觉得他是有理由这么做的”;但是反观到个体身上,又有很大的差别,就像如果是我就绝不会在别人背后捅刀子,我会直接扔炸弹,(开玩笑)。大家都觉得自己挺好,挺善良,但是有些人的确由于自己的做法,情绪,给别人留下了伤害和影响。“蠢就是恶”。
“有的人对你干了一件特别没道理的事,还强词夺理、振振有词;有的人就是说的比你说的更坏,上来就憋着使坏,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而且都是在我毫无戒心的情况下!”“所以说,这就是人性。人性就是多样化的,每个人自成系统。系统又是有差异、分级别的,哪怕你的系统就是比他的文明、高级,比他的更科学、更高效、更接近真理,但当那个人有机会把他的系统用到你身上造成恶果的时候,你肯定觉得怒不可揭,他一贯觉得理所当然,尤其是道德没有用,法律也管不着的时候”。
读到这里真的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我本来以为高手总是可以在危难面前识破对方的阴谋诡计,让人觉得如天神附体,总是棋高一招,原来辨认的本领就是从之前吃过的亏尝到的恶果,获得的辨识本领。
“你能做的,就是给每个来到你身边的陌生人以“无罪推定”,然后根据你积累的教训,观察他的系统,判断他的人性。在沟通和往来中,你会加深认知,他的言行作为会自证他是否‘有罪’。这个‘罪’,但凡伤害过你的,你会认出来。你不会傻到再重来一次吧?“
所以辨识人性,预防小人,也是学习而来,没有人是天神,我们能做的就是认清、止损、掐断,以最快的速度翻篇。整理得失,总结教训,确保不会在同一类问题上摔倒。我想除了这些,学习别人的教训也是途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席话,意思是说: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引用这句话,我可不可以讲,“人性”,本来是个哲学,难以理解的东西,层层分解之下,也可以窥见一二。我像是发现了一个基本规律,学习,可以解决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总结经验教训,难怪总有高人告诉我们要“复盘”。)
---正能量
不喜欢,把“早起、读书、记笔记、不断学习”叫做励志,因为我总觉得这有点讽刺的味道,大概是因为学生时代我陷入过一段,特别努力但是特别没有成果的时期,那个时候特别害怕别人夸我努力,真的,每每听到这个就像是听到了这句话背后实际在说,这么努力也没见你成绩好啊。所以我真的不喜欢励志这个词。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认识到一些问题,发现自己花费在游戏、八卦新闻、综艺、电视剧上的时间从来没有给自己什么有价值的效益。开始觉得是不是将这部分时间分配给其他事情,会对自己的未来更好些,所以就调整了一下时间的分配,只是希望能收益大些。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功利,并不是为了励志,更不是为了和别人不同,我就是个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但我就是希望我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带一点点思考,反思,调整让自己,适应生活,不要总是那么狼狈,更何况吃一堑长一智,不是我们的祖训吗,怎么长大了去践行就成了励志呢。我希望不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规律,不断调整自己,才是我想这样做的原因。
我不喜欢鸡汤,就感觉他像一种毒品,尤其是每天喝的时候,就感觉脑子在天上,身体在地上,被分离的感觉很难受。我希望再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我也遇到过这种事情,我是怎么解决的,怎么走过来的,你也可以试试,看行不行,如果不行,再尝试其他方法咱在试试行不行。就好像一个朋友、亲人一样跟你商谈,这样哪怕不适用,我都感受的是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