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自我领导原则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自我领导原则

作者: 异淘思维个人成长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09:52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异淘。

今天接着为大家分享《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读书心得。

上一篇分享的是习惯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消极被动的人最终不论是在不情愿或无奈当中,只能由外界环境或他人思想所牵制。

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任由他人安排,最终庸庸碌碌的走完这一生。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精彩且富有意义的,我们能够贡献自己的价值,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状态。

如果只用“积极主动”的原则来指导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积极主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思维上的转换,但他并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目标。

而今天分享的习惯二“以终为始”恰恰是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让我们更好的找到人生方向,能够使我们更加准确的用“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进。

“以终为始”是以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无论发生任何状况,这一原则,这一标准都是不能撼动且必须牢记的。

“以终为始”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帮助我们认清方向的同时,还能为我们节省很多精力和时间。

不至于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很远还不自知,更有甚者是一辈子都不曾发现,不曾感知自己走的路是错的,如果是这样那真的是很可悲。

这样看来“以终为始”的本质还是认清方向,明确真正意义上的极度渴望且正确的人生目标。

书中有个例子很好的诠释了以终为始的含义,这个例子能够让我们很清晰的感受到以终为始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能够为我们带来的感知和指导方向实在是太准确了。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想象你开着车抵达教堂,找到车位后走下车。

走进教堂,花香伴随着风琴音乐,一路上你看到好多亲友。看着他们的面孔,你能体会失去至亲的痛苦,感受这种心情,你能分享他们曾经的欢乐。

到达前厅,看到棺木时,你赫然发现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你在参加自己的葬礼。

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是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和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平生。

你找到一个座位,阅读手上的葬礼程序说明,等待仪式开始。

一共四位发言嘉宾。第一位是你的亲戚,可能是你的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这样的近亲,也可能是表侄、表姐妹、叔叔婶婶等远道而来的亲戚。

第二位是你的挚友,这个朋友总会使你了解自己。

第三位是你的同事。

第四位是牧师或者来自你曾参加的社团组织。

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自己陷入了沉思。

我在想在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在我即将盖棺定论时,我能留下什么?

我的妻子、孩子、亲戚、朋友.....对我这一生会给出什么样的评价呢?

对于我自己以及现在我所做的一切到最后是我希望的结果吗?

能感受到,当我们用“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我们的脑洞会打开,我们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我们看待事物也有了之前所没有的感知。

这也许就是我们第一章中说的,思维定式的转变。

但这种转变是正确,是基于原则的转变,并不是凭借个人主观意识的转变。

这个故事已经带着我们,不论是感官或者是神经再或者是大脑的转换,反正是只要我们跟着它走了一圈,我们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刻意或不刻意的微妙安排。

这种安排是发自内心所向往的,所希望的美好状态。

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真正渴望的人生目标。

而这也恰恰符合了,以终为始最基础的原则。

那就是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不论是个人、家庭、组织在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在头脑里构思,即第一次创造。

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二次创造。

第一次创造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做事的准绳。

但有些人好像不太在乎,或者压根就没有在第一次的创造上,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用自我意识为自己主动设计“以终为始”的原则的人大有人在。

也许是他们自我意识薄弱,或者已经习惯了将自己的事教给外界来安排,又或者是他们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一厢情愿的受着外界的制约。

反正就是没有主动的去设计,去用以终为始的思维领导自己。

柯纬在书中给了我们可视化和操作的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个人使命宣言不是 写完之后放到一边了,而是要将他作为个人的宪法一样去遵从。

作为一切变化的决策基础,不论发生任何状况都可以根据个人宣言比较,以不变应万变。

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及为此我们需要做哪些关于价值观和原则上的奠基。

下面将书中的举例分享给你,这有助于我们自己撰写使命宣言。

下面这位企业主管就将角色和目标这两个理念引入了他的使命宣言。

我的使命是堂堂正正的生活,并且对他人有所影响,对社会有所贡献。

为完成这一使命,我会要求自己:

有慈悲心——亲近人群,不分贵贱,热爱每一个人。

甘愿牺牲——为人生使命奉献时间、才智和金钱。

激励他人——以身作则,证明人为万物之长,课以克服一切困难。

施加影响——用实际行动改善他人的生活。

为了完成人生使命,我将优先考虑一下角色:

丈夫——妻子是我这一声中最重要的人,我们同甘共苦,携手前行。

父亲——我要帮助子女体验乐趣无穷的人生。

儿子/兄弟——我不忘父子、手足亲情,随时对他们施以援手。

基督徒——我信守对上帝的誓言,并未他的紫门服务。

邻居——我要学习像耶稣一样爱和善待他人。

变革者——我能激发和催化团队成员的优异表现。

学者——我每天都学习喝多重要的新知识。

只有习惯一和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习惯三对其进行有效的个人管理。

今天的分享下一章为大家带来习惯三的分享。

希望大家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使命,并且认真的落实,相信我们都能在更高处遇到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自我领导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lk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