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女儿的信第四十一封:掌握整体观点(三)。
硕硕你好:
咱们继续《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今天我还想接着聊关于整体性的话题。今天再换个角度来说整体性问题。我之前好像强调的都是整体性的大的层面。就好像思考人生,你需要从整体上想,整个人生的规划。这个就是强调的更大的范围。但整体性不只是大这一个层面,他还包括整个,全面,完整性这个层面。也就是说,从功能的完整性上强调。
举个例子,一个大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只蚂蚁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大象要比蚂蚁大多了。再说整个地球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要是可以完成一定的功能,那么他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是以功能或是目的来划分整体。这里面强调的是功能的完整性。具有了功能的完整性,也就可以被看为是一个整体。在看之前我的观点,光是大不见得就是一个整体。再大的东西,不具备完整的功能,也不算是个整体。
一个事物,之所以形成一定的组织形态,就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功能,目的。我现在能看到的笔,他是以书写为目的产生的。具有不同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完成一定的功能。还有水杯,可以用来盛水,保温。这些事物的形态,或是逻辑,好像都存在目的性。不过这都是人造物。自然事物呢?是不是也都存在一定的目的性呢?一粒灰尘的目的性是什么?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吗?他好像不具备一定的功能,像是一个通配符,需要跟其他的东西组合才能产生意义。
那这样看,完整性不是相对于所有存在说的。那一粒灰尘就不完整了吗?灰尘有点抽象,种类太多了,就拿一粒沙子来说。一粒沙子他的存在目的是什么?他好像是一个结果,石头粉碎后的结果。他也是一个过程,从一个结果到另一个结果。沙子可以用来盖房子,又成了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他只是在作为一个过程中的中间形态存在。那不对了,蚂蚁,大象也都是中间形态啊,各种动物也都是会死的,也会存在形态的改变。但是沙子的存在不需要与环境互动,而生物需要与环境互动才能存在。
那么系统的整体性还需要什么?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了动态的过程,才能有完整的功能。静止的事物不是个整体,不具备完整性的属性,他只是个中间产物。是构成整体的原材料。
今天聊的是整体性的完整性。好像不是所有整体都具有完整性。就像上面说的一粒沙子,他是个整体,但他好像就不具备完整性。这只是我的理解。我现在对整体性和完整性的概念都不明确,只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我的逻辑推理。还是那句话,我所说的话,我也不知道对错。我只是在根据我的经历,在做我的思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思考,来理清我的思路。我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我为中心进行的。那么我给出的定义,就只是我的定义。而是否与大家的共识一样,那就不一定了。我追求的也不是他人的认同,我只是想通过我的思考,来理清我的思路。我们所想其实就和我们的长相一样,没必要因为别人长得好看,我也就非要长得和他一样。人家的思考针对的是人家遇到的问题。我的思考针对的是我遇到的问题。爸爸其实也是在借给你写东西的机会在理清自己的思路。我能给你的只是一些启发,一些我的视角。不断的怀疑,不断的思考,才能尽量接近这个世界的本质。
思考的过程就是在进行自我完善。你不思考怎么能知道自己的错误呢?同样你不思考怎么知道自己对了呢?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你只有探索的多了,知道的多了,理清的思路多,在你使用的时候,才能更得心应手。为啥同样一件事,有些人会慌慌张张,有些人却气定神闲。你会因为你们楼上宿舍着火而慌得一批,而我却不会。你也会给你妹妹讲一些道理。这些都是因为经历和思考。
结束这一段,继续说完整性的话题。其实我跟你聊这个,主要就是想告诉你,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你要多想想。一个事物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局部。但解决问题时,你不能只看局部,你还是要从整体上看。因为局部的变化会影响整体。比如一个杯子裂了一个口子,虽然只是局部坏了,但他影响的是整体的功能。一个人得了心梗,虽然只是心脏出来问题,但影响的会是生命。一个脑死亡的人,虽然还有呼吸,身体还是热的,但他的自我意识已经没有了。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还是说明了,思考问题完整性的重要性。每个存在都有其功能,围绕这个功能产生了完整性。以功能为切入点去思考完整性,整体性。不能只被局部的问题所吸引。
我们思考问题都有关注点,我们习惯性会被问题所吸引。如果你想要有整体性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在问题之外,找到切入点,找到可以让你思考的点。而整体性,完整性的功能、目的,就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
我们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不就是思考问题,与看问题的切入点吗?就像你去了哈尔滨之后,你知道了离家远不好的地方。但如果当初你没去那么远,而只是留在了河北,你是不会有思考大学位置的切入点的。这次经历给的就是你一个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你经历的多了,你就知道思考问题时,该注意什么了。别人告诉你有时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那具体是种什么感受。
最后总结一下,我给你讲的这些只是一种思路。也就是给你一些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不要以为我说的就是对的,我自己也判断不了自己说的是对试错。同时对错也不是太重要,你遇到问题还是要根据你的需求来决定如何做选择。做个比喻就像,我会告诉我踩过那些坑。但这些坑不见得现在还有,或是有些坑是每个人都必须踩你躲不过,再或是就算踩了一些坑也不见得是坏事。不同的经历可以给我们不同的经验。区别只在于,你是该继续坚持选择,还是该做修正了。对错最终相对于我们的意义就是给我提供反馈,我们根据这些反馈进行调整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