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隐居纪事(八)

隐居纪事(八)

作者: 潜鸟loon | 来源:发表于2024-10-02 09:51 被阅读0次

    天气越来越凉了,这就体现了在家隐居的好处,因为至少可以烤火,可以用电热毯。人的身体是脆弱的,对气温是敏感的,若是在野外,生场大病就得不偿失了。

    既然在家里生活,就应该把自己的家打造得温馨又舒适,因为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身体和好的环境,是工作的根本。

    昨天去油榨街森林公园捡毛栗,人不多,空气清新,很适合在十一时避开人流。现在正好是毛栗的季节,公园里有一片山林,长满了毛栗树。很多带孩子去的大人,个个都满载而归。有人说“山里的人比毛栗还多”,是夸张了。山里的毛栗捡都捡不完,捡了又落了,但大多数都是青色没开口的。路边有些人在砸捡回来的毛栗,一地壳子。山林清幽,处处充满了野趣。

    蘑菇 毛栗 通往毛栗林的道路 板栗林 毛栗林 毛栗 毛栗 捡回来的毛栗 鹿蝶 橙头地鸫 银杏天蚕蛾茧

    我们走了一座山,捡到了一大袋子。但因为没有经验,忘了带手套和工具,导致捡拾起来并不容易。就算捡不到,能上山里走走也是愉快的。遇见一对母子,是自然爱好者,经常来这里寻觅昆虫。他们也会做标本,认识的昆虫种类比我多,对贵州的公园哪里有虫子也有一定了解,还去过一些标本展,仿佛是我在自然群里认识的群友。相较之下,我只会用手机软件拍照识别物种,自己确实是记不住的。又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强项,我虽然不认识蝴蝶的具体种类,却为蝴蝶写了一些诗歌,比如:

    蝴蝶说

    有人视我为爱情,并沉溺于自己的爱情

    有人视我为美丽,并歌颂自以为的美丽

    有人视我为物种,并被分类学知识所困

    有人视我为魂灵,并沉浸于宗教的幻象……

    我被赋予了太多词汇

    我的名字,在不同的语言中被流传

    我的身躯,被做成标本

    被画进图画,被写成诗歌……

    在世间,同时出现了无数个版本的我

    我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它们

    又全都代表了我

    对于这一切,我一无所知

    我的眼里只有花朵,而我只是我

    在你眼里,我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我毫无瓜葛

    蝴蝶的名字和内涵,是人类赋予的,但蝴蝶本身对此一无所知。这涉及了事物的本质。因此,每个人长处不同、兴趣各异,也没什么好比较的。

    在阅读洪堡的作品时,我了解到恩斯特·海克尔的画作,很喜爱那个魔幻而精确的风格。他是根据实际的生物以及显微镜下的自然物绘制的,有装饰画的风格,影响了高迪等一批名家。查阅他的经历,我发现这个人在三十岁生日时被授予了科学奖,而我同样处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却是什么也不会,处在打工失业找工作被老板压榨的循环里。很多各界大佬,在二三十岁就写出了著作,而且那些著作是足以影响世界的,是发现与创造,是对人类的命运有帮助的。而在中国,除了屠呦呦和袁隆平这样的人,我没发现谁能做到这一步。而他们取得重大发明的时候,已经年纪不小了,在他们二三十岁的时候,做出达尔文他们那样的成就,估计是不可能的。

    海克尔的画

    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比别人强多少,也不是看他取得了多少金钱名利,是看他所做出的事对人类、对社会是否有价值,他为他所在的领域作出多大的贡献,他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年轻出名的人,全是什么竞赛冠军,或者在别的小孩不会写作的时候就写了对小孩来说很厉害、但和大人无法相提并论的一本书,年纪轻轻就临摹得出一手好字等等。我觉得这种评价体系依然是错的。中国那些竞赛同样是大人们设计的,用同一套卷子同一套标准,最后选出一个最适应那套标准的人。他们得了冠军出名了,确实有过人之处了,但他们到底为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呢?

    除了屠呦呦袁隆平这样的人,又有几个所谓的天才青年能像他们一样能做出真正对人类有价值的贡献呢?

    回到恩斯特.海克尔,我发现这个人本来是医学家庭出身,然后他自己也是学医的,对自然博物的兴趣是受到洪堡的影响。放到现在来看,首先他医学专业得读五年,要子继父业开诊所还得先规培,考研读博再考一堆试,三十岁都还没机会就业,怎么可能二十多就经历继承家业开诊所结婚洪堡去世后决定投身博物艺术到三十岁画出几百张图来取得那些成就呢?光是学医应付考试再背下来那一堆东西,都已经会让他精疲力竭了。而他在当时所受到的医学教育,却是对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利的。例如,他的画作是在显微镜底下画出来的,这就需要有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

    再谈到画,他是学理科的,如果生在中国,为了高考可能就先把绘画给丢了,没受过专业培训怎么可能画成这样呢? 所有人眼里只有高考,只有什么提高一分压垮千人,除了学习其它爱好都是异端,你有别的想法、你想创新,苗头都被扼杀了。除了那些竞赛,没什么是你可以参与的。你接触得到那些最前沿的科学家吗?

    你在理科班画个画,老师骂同学鄙视,至于什么自然博物学更是妄想,告诉你搞这个将来吃不起饭。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让你去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认为那稳定。昨天电视上播出一个电视剧,一直在讲这个问题。主角的爸爸因为主角选择不考公务员而是创业,气得吃不下饭要跟他断绝关系。像我现在不上班自己在家里学习和创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更是异端了,根本就是无法理解的。

    再加上,现在高校里那些青教还在被过度压榨,让他们发不出文章过劳死。在中国这个社会里,到底适不适合真正有创新精神的人物诞生呢?选择随波逐流,还是选择一条孤独而困难的道路,努力去创造出自己的著作和自己的事业呢?

    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潮,好像混迹于其中,走大多数人都在走的那条路,你便是安全的。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少有人走的道路上,在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上,才能看到更精彩的人生风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居纪事(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os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