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家简友广场想法
那年花开月正圆,锣鼓喧天观社火

那年花开月正圆,锣鼓喧天观社火

作者: 琬琰一笑 | 来源:发表于2021-02-26 22:32 被阅读0次

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花开时节如期而至。记忆中的元宵节夜晚,除了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尝象征着团圆幸福的汤圆,还会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亲友相约猜谜和观灯,但最让老百姓期待的是民间传统风俗大戏~观社火。

社火表演通常在元宵节前两天就开始了,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当大街小巷突然张灯结彩,焕然一新,当寂静数日的街市上突然传来喧天的锣鼓声,那一定是元宵节的社火表演开始了!

急急忙忙呼朋引伴循着锣鼓声来到街上。道路两旁早已被黑压压的人潮摆了长蛇阵,临街的房顶、树上都站了人,年幼的孩子骑在大人肩头,居高临下、一览众人小的专座让我们几个半大孩子好生羡慕!快速跑到表演队伍的前方,找个踮起脚跟能看到表演的地方落脚,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节目。

踩高跷的人每走一步,都让我们捏把汗,人家走的稳稳当当,我们看的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生怕一个闪失,演员会从高处马失前蹄。其实,经过长期专业训练,他们迈步如平常,根本无须担心。

那脸上抹着夸张油彩、身着鲜亮艳丽服饰的渔民,快速左右拔桨,划动着旱船,总是让人眼花缭乱。那一群披红戴绿的人们手中舞动着彩扇,脚下生风似的前后左右扭秧歌的场面,实在喜庆热闹。可能这也是它做为很多喜庆节日传统保留节目的原因吧。

《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白蛇传》中的断桥送伞等精彩片断,经演员们惟妙惟肖的演绎,更是让观众发出阵阵欢呼声出,多年相看永不厌。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再现,也是对祖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时过境迁,离家多年,很久没看到元宵节的社火表演了。又是一年花开月圆日,今年因特殊情况,不再有往年喜庆欢腾的热闹场面,但关于社火的点滴记忆,却根深蒂固,挥之不去。因为,锣鼓喧天的社火记忆里,是对家人和故友的思念,是浓浓的乡愁。

(图片均源自网络,多谢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花开月正圆,锣鼓喧天观社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ov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