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妈宝男”,肯定都有一个特别能干,特别厉害,特别强势的妈妈。
可是我这个同事却特别温柔、温厚,温和,一点也不厉害 。她就是个贤妻良母,典型的“儿子控”,满眼都是儿子,心中装满儿子,儿子就是她的全世界。她对儿子的爱,岂止是爱,简直是宠爱、溺爱。
我们都有点担心儿子以后会成“妈宝男”,担心她会升级成“妈宝男”的妈。当然,儿子还小,为时尚早,以后的事情难以预料。
我这个同事,跟我关系特别好,除了是同事,还是闺蜜加铁哥们。
我们上班在一个办公室,下班一起回家,我们无话不谈,所以我非常了解她的情况。
她对儿子全方位地照顾,无条件地关爱与呵护,让我们这些熟悉了解她的人,莫不赞叹,感动、感慨。
儿子的已经上初三了,属于半大小伙子了,每天早晚自习课,她还要亲自去接送。有这个必要吗?如果是小女孩吧,害怕遇到危险,你一个大小伙子,还会怕别人欺负?只要你不欺负别人就行,可她不管别人怎么说,每天风雨无阻,接送儿子。
别看儿子长得这么高大、壮实,却胆小,斯文,甚至可以说是懦弱。曾经听说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别人打他,他不会反击,只得花2块钱请同学(另外一个同事的儿子)帮他打架。这都是因为妈妈把他保护得太好了,让他没得自卫能力,不能保护自己。
同事她非常勤快,贤惠。为了儿子能吃上最新鲜的食物,每天一大早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回来给儿子做饭吃。为了新鲜,不嫌麻烦,花这么多时间来和面,剁馅给儿子做包子,熬稀饭,为此不得不 ,早晨天不亮就得起来买菜做饭。她自豪地说:儿子只喜欢吃她做的饭。那一次,儿子的外公去世,只得把儿子放到奶奶家里,因为吃不惯奶奶做的饭,七天就廋了七斤,她心疼得不行。
儿子读初中了,虽没有住校,但午饭只能在学校吃,这样就吃不了她做的饭了。她着急,心痛啊,担心儿子吃不好,她打算去学校里面租一套房子,专门给儿子做饭。最后遭到儿子强烈反对,才作罢放弃。
儿子至今还戴儿童手表,就是为了好定位,方便她随时关注儿子,掌握儿子的位置和动向,深怕有个什么意外和闪失。每天一有空就打电话给儿子,叮嘱提醒儿子渴了要喝水,冷了加衣服,热了脱衣服,感觉儿子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需要照顾,需要提醒,完全忘了儿子是快上高中的半大小伙子。
我们加班的时候,或者外出开会学习的时候,朋友聚餐的时候,最怕接到她儿子的电话,一接到儿子的电话就非常紧张,一个劲地解释:妈妈在加班,很快就回去,就怕儿子不高兴。别人都是妻管严,我们笑话她是儿管严,最紧张、最在乎的是儿子。
她说今生最大愿望就是陪伴儿子。她的打算和希望是儿子读完初中,继续留在本地读高中,甚至大学也读本地的大学,西南大学荣昌分校,这样就不需要离开家住读了。大学毕业后就留在本地工作就业,然后成家立业也在本地。这样儿子就可以一辈子都留在她身边,她也可以照顾儿子一辈子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她这种伟大的母亲,我简直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她对儿子是精细化管理,我对女儿是粗犷性管理;她对儿子是精耕细作,我对女儿是散养,放养。
看到她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觉得很惭愧,很内疚,很对不起女儿,自愧不如啊。
同事她说这是因为她小时候,父母都在西藏工作,是外公外婆把她养大的,所以,缺乏父母的关爱。她觉得这是她人生中的一大遗憾,所以,她想弥补,只能弥补在儿子身上,所以她要加倍补偿给儿子。
作为朋友、同事,我们都佩服她对儿子无私的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不过,也有一点点替她担心:过犹不及,是不是把儿子照顾得过分好了?长此以往,会不会把儿子培养成“妈宝男”?
当然,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想法,她高兴就好。虽然辛苦,劳累,她却心甘情愿,甘之如饴。看到儿子健康成长,平安快乐,她觉得都是值得的。有儿子陪在身边,就是她今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可能是我们教育理念不一样吧,我相信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信奉的是挫折教育,所以我是虎妈,狼妈。而同事她是以照顾儿子为己任的牛妈妈,舔犊之情,护犊之情,舔犊情深。
不与夏虫语冰,不与井蛙语海,不与凡夫语道。爱的方式千万种,可能只是我们不能理解,这种深沉博大的母爱,不一样的母爱吧。
唯有希望她儿子长大后会懂事,不会成为“妈宝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