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的一个故事,叫《如何在深夜的北京搭讪一个北漂男青年?》。 文末让大家猜男青年最后讲的四个字是什么,很多人第一意识猜的是:我喜欢你。
很残忍地告诉你,这不是一个艳遇故事,哪来的表白呀。两个有志青年刚认识就告别了,所以,他说的是:后会无期。
漠河拍的雪花如果你在漂着,你可能和当时的我一样,听了会觉得有点心酸,有点苍凉。而现在,走了更远路,认识了更多人。我对这个词,有了不同的看法。
— 1 —
从相遇说起
自从去了趟西藏,我就特别相信缘分,奇妙而神圣。
茫茫人海,偏偏这么巧。如果差一分一秒,一条街角,一个犹豫转身,有些人可能永远都碰不上。
我在旅行路上,遇见了很多人。你可能会说这些都是萍水相逢,没有深交。对的,绝大部份是。有些只是一时之需浅谈几句,有些会巧合搭个伴同行一段,还有极少部分是聊到不想停下来。那种感觉是,我还想和你走一段路,那段路最好看不到尽头。
这少部分人是我漫长旅行里最珍贵的收获。缘分这东西,你若说它不奇妙,怎么我们就都刚好选了这个地方,又刚好这时候出现,最重要的是,彼此能聊得来。
— 2 —
临时告别
有相遇就有告别。而在路上,告别天天上演。告别萍水相逢的,心里不泛涟漪;告别志趣相投的,心痒痒舍不得说再见。
那些来自五湖四海,让你忍不住想多和他/她说几句话的人,身上肯定有某种吸引你的力量。可能性格上和你很搭,可能是比你更有趣,又或者一个无意的举动感染了你。你喜欢他/她的生活方式,说话处事的脾性,这种喜欢是可延续的,让你在不舍告别后还想再见到他/她。这种吸引不止于异性间,比如我,路上遇到很多我很喜欢的姑娘,觉得她们更有趣、更随心,恨不得把她们都搞到同一个城市来生活,天天见面瞎扯淡。
我们道别,说下次再见,在路上或是彼此的城市,却从不说具体哪一天。
后会无期的事,谁也不知道、不敢保证。
— 3 —
生命里的非见不可
我一个十几年的闺蜜,前些天见了她一个大学好友。见面前,她说,好久没有那么期待的事了。见面后,她更新了朋友圈:每次见面都靠拼,如果感情不够深,大概也见不到面了。
生命里出现的人,分为四种:可见、可不见、非见不可、不见也罢。
我在上海呆了近两年,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孤单。不是没有朋友,是真正交心的并不多。有一对情侣朋友挺喜欢找我玩,但总是被我狠心拒绝。因为他倆就像没有筋骨的棉花糖,每次坐在他们对面,我都有泼他们一脸水的冲动,实在腻歪得看不下去。那时有离开上海的想法,他倆叫我不要走,我们一起租房,像老友记一样生活。我狠狠地说,我不要跟情侣住!后来离开上海,我甚至没有跟他们告别,因为我知道我们肯定还会再见到,只是时间问题。
无数个在上海孤单的日夜,我的好朋友们总怂恿我回来,说什么回来熟人多啊,多点人陪你啊。当我真的回来后,才发现现实是,陪我的人并没有增多。聊天的、联系的、见面的,还是那几个,一个都没多,也没少。也就是,这根本不是距离的问题,见面的前提是对彼此有需求、有必要、有感情。距离再近也不会让没有见面需求的人熟络起来。
倒是在上海,隔着千里,却让我觉得很温暖。我的朋友们会飞来看我,下班赶晚班飞机,深夜睡眼惺忪地降临。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轻轻松松过个小周末,赶在夜里又飞回去。有个为我飞了几个城市的闺蜜,她说没有人会这么爱我了。阻挡见面的不是距离,是有心与无心。
旅行路上的相遇与告别,后会“有期”或“无期”,只是事在人为。数不清的一面之缘里,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交心的,想继续深交的。当五湖四海的距离抵挡不住排山倒海想见面的欲望,自然非见不可。
前几天,赶夜车跑了趟长沙,见一个在西藏认识的姑娘。
我们初次相遇,是在拉萨的喜鹊阁甜茶馆。她一头利索的短发,坐在边上,有些安静。短发女人酷到有点距离感,我们没怎么交谈,第一印象是我跟这人肯定玩不来。
很奇妙地,旅行结束回到各自生活的城市。我们不仅成了斗嘴小冤家,还是贴心小棉袄。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你想跟她分享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那天早上,她来酒店接我,傻愣傻愣地问:“我是不是被骗了?”
我说干嘛呢。
她说,刚刚两个老人家走过来说没钱吃饭,然后我给了他们一百块。
……
终于明白为什么喜欢她,想见她了。
那些路上约好的下次再见,能让后会无期变有期的,肯定是打心底的喜欢和欣赏。
遇见北漂男青年的第二天,我离开北京,他QQ说来送我一程。
我说不必了。后来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有时会突然想起,不知他有没有离梦想更近一步。想问一下近况,却忘了哪一个是他的QQ。
就像我未完成的北漂梦,真的后会无期。
缘分就像个大漏网。
收网时,把有缘的人不远千里收拢而至。
那些落网离去的,只是不足以惊艳你。
最后过滤剩下的,是短暂生命里的惊喜。
生命里非见不可的人,他们给你温暖和力量。
世界很大,心很小。
一辈子,能让你拼命想见的人,没几个。
距离才多大点事啊。
还有好多路上的故事想和你分享,你想听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