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视频中的一个扎一小辫子的小女孩背着小包欢乐地从一棵大树后奔跑出来,背后是相对错落而建的墙壁凹凸斑驳的泥瓦房。
恍惚间,我回到了儿时……
我们村应该很古老了吧!
村中有一口深井,座落在一小块高地上,四周错落着多户人家。据说那口井爷爷的爷爷那时就有了,至少也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她是一村人赖以生存的水源,从未干涸。那井水也十分甘甜。她的石井栏大概有70厘米高,千斤重,井口直径应该有一米,是由一块完整的大青石打凿而成。经年累月,石井栏上深深浅浅,被井绳磨出了许多光滑得不能再光滑的缺口,有的缺口简直要被磨断开了!
我有时也会轻扶在凉凉的井栏上,往井底看,那井水离我似乎十分遥远,远到井底龙宫,神秘而令年幼的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
记忆中的井水永远闪着黑色的光,黑而亮。
那口井离我家大约有500米远。小时候,我常常拎着小铁桶,跟着妈妈去打水。妈妈则挑着两只大铁桶,手里提着一条十几丈长的粗绳子,绳子的两头打着大大的结。
等到了井坛,我将小铁桶一放,如释重负。
接着,就看着妈妈把绳子打结的那头拴到小铁桶的拎把的正中。因为有结,轻而易举就牢牢拴紧啦!妈妈慢慢将小桶系下井去,手中的绳子越放越快,地上那堆粗井绳于是迅速减少,干旱时节,那绳子几乎要被放完,才能到达井底。只见妈妈,往井里探出头去,将剩余的井绳缠绕在右胳膊上,然后紧握着井绳,弯下腰去,拉着粗绳用力左右摇晃,待到桶里有些水了,再上下拎放,只听到从井底发出的沉闷声响——“咚,咚”,妈妈再试试,觉得实了,估计大概水桶蓄满了,再两条胳膊缠绕井绳,将井绳撘靠在石井栏的一个缺口上,左一下,右一下,两条胳膊轮流使劲,迅速将水桶提上来,那地上堆积的绳子又迅速长了起来。待到那桶水离井口近了,妈妈就探出头去,两只手则小心翼翼将水桶接出来,就这样,有时,水桶还是会撞到井栏上,洒回一些水。我总莫名地觉得可惜。
终于,妈妈吃力地将小铁桶里的水麻利地倒入大铁桶中,那井水终于得见天日,澄澈清亮。如果是夏天,我会把手放到大铁桶外,那凉气直入心脾。
等打满一担水,妈妈就挑着水吃力地一步一摇地小心翼翼地移步回家,而我则在井坛等候。这空隙里,我会无聊地东张西望。常常会碰到同到井坛打水的乡邻,她们少不了会问问我的学习,或者闲话我的长相,比方说,你长得像你爸妈或者姥姥啦!
我家的大水缸蓄满水,要挑三担水。
终于,我们打好了水。这次,我把收拾好的井绳放到小铁桶里拎着,跟在挑着一担水,吃力疾走的妈妈身后,蹦蹦跳跳地满怀轻松愉悦地回家了。
那时,对我来说这是无聊之旅。
现在,我们那里土地征收,建了化工园。我们的那口老井,那光滑的石井栏,那黑亮的井水,连同我们的村庄都已消失不见,再也不见。
“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
再仔细看看,那小女孩穿着时尚,背的小包上是个熊猫头图案。
这已不是我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