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天,一位同学问和菜头老师,他读了某部小说,可是读完之后完全没懂,他问是不是自己与这部小说无缘?
我想说咱们小时候读的那些唐诗、宋词,最后在课堂上都能熟练背诵了,咱们真就全读懂了吗?
我记得大人们看到咱们摇头晃脑在那背书的时候,经常评判的是:“老和尚念经一本正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老师是真懂那些诗文,我们真是稀里糊涂,迫于要求“背诵”只好有口无心的一遍遍读,最后能背下来。
作为成年人,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人再要求我们读书了,更不要提背诵经典了,于是我们也就把书本放下了。
二、
记得之前常有人说,中国人读书少,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有人痛心疾首的指出:在中国,公交、地铁上是看不到有人读书的。
对以上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不要说有人用电子阅读器来读书,就是拿着手机的,也有很多人在阅读的,读公众号文章、电子书、小说的都有,还有人是戴着耳机听书学习的,只是我们更容易被打游戏的,刷视频的所产生的声音和图像所吸引罢了。
自古有“文人相轻”。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如果你看到这里有了你的不同观点,我错了,你是对的。
姑且放下争辩,求同存异,至少交个朋友。
三、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遇到读不懂的时候,应该每个读者都遇到过。
那怎么办?
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不知道在说什么?
不知道就不知道呗,对你的生活有多大影响吗?不至于吧。
放下。
佛家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那真不算什么,在注意力极容易被抓走的当下,就是在手机上读完一篇千余字的文章,也未必能一口气读完。中间一会儿信息来了要回复一下,一会儿电话进来了要接,一会儿可能想起了别的什么事情要处理,可能它与你缘分太浅。
四、
一直读下去,你总有读懂的那一天。每个人的起点不同,阅读量和理解能力不在一个层次上,这很正常。
得到创始人罗胖一个早上就能刷完五、六本电子书,对于他来讲,这是一种常态。对于我来讲,一个月能读完一本就很了不起了。
所以,不要跟别人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可以有自己的小目标,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提高,不要烦躁,无需焦虑。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它是一个“熟悉+意外”的过程,你阅读积累的越多,熟悉的部分就越多,相对意外的部分就越少,速度当然就会越来越快。我们大多数家长,能够毫不费力的辅导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就是这个原因。
这里有一个告诫给大家,也是我亲身体会出来的,如果想提高阅读速度,除了上面提到的积累之外,不要读出声音,也不要默读,它会拖慢你的速度。
根据科学测算每个字都读出来的话最快每分钟360个字,那是顶级播音员的速度。
所以,请放下每个字都读出来的执念。
写在最后
放下,说来容易,真要做到何其困难。不怕你笑话,多年来我就是那个喜欢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的人,生怕读漏了一个字,错失了什么信息。
我一直在跟这个执念做斗争,今天上午我用一个小时读完了一本200多页的书。放下书本的那一刻,心头涌起一阵狂喜。然而,我知道这并不能证明我就彻底胜利了。
一个多年来形成了“肌肉记忆”的习惯,怎么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能改变呢!
我需要放下“斗争”这个执念,接纳它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让时间伴随着觉知慢慢重塑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