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小家, 两个人拿出工资的一半用来还房贷,陈军和丁琦商量房子的首付是爸妈付的,后面的装修一定需要自己来,陈军找的装修公司,用了五万给小家做了一个简装,家具用品是每个月工资发下来,两个人去家具城买回来的样品,从装修到购买家具,丁琦发现陈军是一个非常仔细的人,功课做的十分充足,看来上过大学的人,的确有两把刷子,哎!可惜自己这辈子没机会。
新家装修好了,丁琦请了林丹和万峰来家里聚聚,经过这几次的相处,林丹和丁琦的关系越来越好,经常一起约着吃饭、唱歌,直到后来林丹和万峰结婚,也请了丁琦他们去帮忙。在慢慢的接触中,丁琦发现,林丹虽然个子小小,是一个开朗,能歌善舞的姑娘,在工作上因为性格好,人聪明,单位上的同事都喜欢她,当她像个孩子一样照顾,从这个技校毕业的学生,每个人的计算机用的很好,林丹的工作是质量管理,主要做物控Bon表,在制造企业从生产线上挑选上来的姑娘,勤奋、好学、没有心眼,工资不高,对于产线的姑娘来说,在部门做事情,不用上夜班,早八晚五,待遇还高,这是从工厂流水线走出来的唯一通道,所以有上进心的,或者有人提点的工人,大部门还是会向部门助理,工程助理岗位上争取。
丁琦是这样走出来的,林丹也是,一次丁琦和林丹闲聊,林丹说是她主动追的万峰,那时万峰还是生活区的行政管理人员,林丹经常在生活区跳舞,参加行政活动,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认识了,那时的万峰刚从学校毕业,一个北方男孩来到南方上学,家境不富裕,上大学的钱是跟银行贷款工作三年后还款的项目,万峰家里有一个哥哥,哥哥结婚早,有一门面点的手艺,在当地的市中心开了一个面点铺子,养活一家人不是问题,家里有三个儿子,老大上了高三,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上三年级了,三个孩子在镇上上学,三个孩子由家里老人照顾,万峰是家里的大学生,大哥不善言辞,他每年回家,会代表三个孩子的家长,去见见孩子的班主任了解孩子的状况。
万峰在学校是学生会主席,和学校的领导关系相处的非常好,原本计划毕业回家发展,这天工厂招生办去招储备人才,校接待办极力推介万峰见招生办主任,酒桌上万峰手脚麻利,一口风趣的东北话,烘托着酒桌上的人很舒服,他的一举一动被厂部的领导都看在眼里,觉得是可以培养的苗子,就爽快的同意万峰的招生,这可为难了万峰,万峰找到接待办主任拒绝去上海,接待办主任仔细给万峰分析市场发展,这个工厂规模是目前中国最大规模,工资待遇也不错,给你的发展条件是从总部分配到上海,直接对接总部,这次机会非常好,机会难得啊,孩子!
万峰看着接待办老师如此真切的为自己好,就同意去上海,在上海的第一年一直在宿舍楼做行政工作,这对于一直做校园接待他,太容易了,如果一直这样发展,太无趣,他开始分析这个工厂的运作,部门的职责,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他发现自己学的是机械,干脆去工程部吧,他和总部的领导提出调岗申请,总部领导不同意,万峰说如果不同意调岗,那么他会考虑离职,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后,总部同意了他的调岗申请,万峰来到制造大楼的三楼在工程部做线上调节工程师,林丹在二楼,这样两人每个中午和晚上一起约着吃饭和下班。两个人都在一线,话题自然就多了,林丹经常给万峰引见线上的工程师认识,这样就加速了万峰对生产流程的了解速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