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经常有两条视角线。过去,当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从西方传进来的时候,大家有一个视角,就是从世界来看一个省,然后再看一个县,一个村子,基本上是这条线,这是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那批知识分子的视角。这种视角才产生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是站在高处,站在旁边来看的。几十年过去,起码十年过去以后,现在还有一条视角线,就是站在一个村庄看到一个县,再看到中国,然后再看到世界。——贾平凹
看到贾平凹的这段话,似乎有些醒悟,我的写作为什么困难重重,因为我的视角不固定。
有时从世界看故乡,有时又从故乡看世界,本身眼界又不够,技巧又不熟练,思考还不深刻,怎么可能写得好呢!
其实哪种视角都可以,两种视角相融合也没毛病,但是得有一个明晰的觉察在里面,否则就会混乱不堪,不知所云。
我应该用什么视角来创作呢?值得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