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机缘巧合看了两遍电影《哪吒》,我觉得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孩子成长故事。对很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或者自身的成长都有很好借鉴意义。今天就说说关于哪吒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
观电影《哪吒》有感——哪吒篇
镜头一:哪吒出生。魔珠转世(性本恶),孩子一出生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破坏力,父亲李靖忙着到处灭火。太乙真人(上层管理者)用乾坤圈压制哪吒后,担心生灵涂炭,就要一拂尘杀了了事。这时候孩子的妈妈挺身而出,一把抱住了孩子,说他是无辜的。孩子在妈妈的怀里还是张牙舞爪,还咬了妈妈的手背。但妈妈没有躲开,当孩子松开后露出了一个笑脸。
其实哪吒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在爸爸的宽容下,妈妈抱持下,孩子的破坏欲或者说攻击性得到了一定的程度释放和满足,让他明白这个世界是可以容纳他的,可以自由伸展的,于是他放松地露出了笑容,回报给这个社会以一定的善意。其自身的破坏力也变成了自身成长的活力。
相反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快速成长期,老是在旁边命令这儿不能碰,哪儿不能摸,这个地方不能去,那个地方不能爬。总之要么是大人觉得太脏,要么是有危险,孩子根本不能伸展开手脚。于是孩子变得暴躁,大人不让我偏要,冲突升级后,大人脾气也上来了,忍不住就打骂孩子,孩子使劲反击,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孩子不开心,没有安全感,就不利于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爸爸的宽容,妈妈的抱持是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
镜头二:妈妈和孩子踢毽子。哪吒坐在墙头眺望远方,美其名曰看风景。妈妈好不容易哄他下来一起踢毽子,说一定陪孩子玩得尽兴。踢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孩子踢毽子啥时候已经那么厉害了,全力以赴都觉得吃力,但是为了孩子尽兴咬牙坚持。可是下属的一个消息又不得不立马“斩妖除魔”(工作)去了。孩子的脸上尽是失望。
观电影《哪吒》有感——哪吒篇
其实哪吒是一个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爸爸是地方总兵,妈妈协助爸爸维护一方治安(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爸爸几乎没有和哪吒一起玩的时间,妈妈难得有时间和孩子玩一次。这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少,孩子更有力气了,还发展出了很棒的技能(踢毽子)。但是孩子太孤单了,家里没有玩伴(只有保姆在),外面又不能出去(都是“妖魔鬼怪”)。
有研究表明孤独是人类所有疾病的根源之一,比如抑郁,肥胖,老年痴呆等等。人类是群居动物,与别人建立关系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和爸妈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是以后成长发展中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孩子不能和爸妈的关系不好,那么孩子的内心肯定是扭曲的,导致他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也是扭曲的。所谓的熊孩子,问题少年大多也是因为和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