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阅读《数学学习的心里基础与过程》其中的理论实在是太多了,里面也都是些非常有名的专家所研究的成果,虽然有很多图示,但是就着图示去读文字,一段话也要至少读个2遍,才能堪堪懂讲的是什么,多个时候是一段话要读个5、6遍,但是读完后也还是看不懂,那我也就索性抓大放小,放弃细微的部分,到时候再整体去感知整个章节,就是这样做,我一个小时竟然也只能读个5页,而且需要在完全安静的情况下。如果旁边有别人在场,或者有其他声音,那真的是连一段都读不下去。
在这样的读书旅程里,也不乏遇见了我熟悉的名人,如皮亚杰,看到了著名的“同化”“顺应”适应方式,印象中这应该是心理学的范畴,原来在数学领域里,也是同样适用的。文章中讲述了,婴儿从出生后,即开始主动运用与生俱来的一些基本行为模式对环境中的事物做出反应,以适应环境。皮亚杰将这种认知结构称为图示。图示的形成涉及三个概念,组织、适应与平衡,一个个体想要保持平衡,就必须不断的将外界的新的经验吸纳入自己的图示里,或者图示无法同化的时候就去改变自己的图示。
由于我自己以前是有听闻“同化”“顺应”的,所以这一段理论对我自己来说,是相对容易理解的。例如我们继续教授数学中关于数的知识时,就是引导学生逐步同化知识点,纳入自己的图示中。“顺应”我则理解为,一个孩子先前的既有经验对知识的理解是错误的,在上了新课之后,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变自己的图示。
其实,读了这么多的理论知识,我挺质疑的。这么难理解的理论,根据人体记忆的顾虑,不多久就会遗忘了吧。读这些有用吗!
直到今天,我因为在学习线上的一个课程,于是购买了与之相关的书籍《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线上的课程需要做一个预习的任务,先自己观看关于“气质”等的部分,在寻找的时候,就又再次看到了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这个时候我再去读他,就真的觉得很浅显易懂了。
原来,我们读过的内容都储存在脑海里,读书不是为了现学现用,不是为了马上能变成这方面的专家。我想,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对难懂的知识有熟悉感,在一次又一次的遇见中,逐渐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我想,这才是学习吧,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是真正自身不断感知后的收获。
这也就让我想起来了,我们班级的英语戴老师,她是以为非常优秀的英语教师,带出的学生总能热爱英语并且成绩出众。戴老师今年刚接手我们班,班级中的孩子原有的知识储存实在太少了,面对这些单词他们手足无措。如果我是一位英语老师,我想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打卡读背吧,但是戴老师的方式是准备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在大量的材料中,反复遇到这些书中必须要记背的单子。在这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单词记忆下来。
无独有偶,我想到了我参加的英语班,老师一直强调,不要死记硬背,没有用,根本学不到什么,不要看单词,尽量用听的方式学习,日常多用,英语根本就没这么难。是这样的,英语课的安排总是今天先读一遍内容,明天试着看图说出来,图与话有了很好的对应,又是非常日常的内容。那么在平时日常和孩子交流中,就觉得这些画面很熟悉,也就能马上能用英语表达。
读书,是反复遇见;学习,是切身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