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现在的我是谁?之前的我是真正的我吗?我的人生的意义何在?”。一想到这些问题,突然之间就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认知的生物。
有时候我脑袋里面的一群小精灵也会打架争夺主权,自己的认知总会在一些经历之后发生改变,虽然这样的经历是痛苦的,但是每当在这样的时刻,我就会对自己现有的生活提出质疑,现在的我到底是不是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75351/27b745113da3042c.jpg)
每当深夜的时候,我常常会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当作电影在脑袋里面进行回放。经常会发现之前自己的行为举止非常的幼稚,会感觉到之前的人生经历全部都是错的。有时也会考虑现在做事情的态度,再过一段时间会不会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经常会否定之前的自己。
成年人要掌握的重要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现实中,对其他人生活指指点点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喜欢评判旁人的生活,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今天看到这句话,感到非常的受用。因为我突然的明白,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的人。
就拿前一段时间招新面试来说。虽然我是一名面试官,但是我的一些言语确是不符合我当时的身份。对于面试官来说,他的职责是筛选出符合公司需求以及有意加入公司的人即可。然而我却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我忘却了自己的职责,站在自己经历过事情的经验基础上去强制指导他人的人生。在面试的过程中,我出现了不止一次告诉新生大学生活因该怎样度过,而且更过分的是当面指出面试者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75351/deca4a91cdb2788f.jpg)
每个人的视野范围都有限,看不到的东西很多。成年人要掌握的重要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你的需求不一定是别人的追求,人家的心情你也不能完全感同身受。所以我们没有纠正别人的权力,像我这样连自己都没有活明白的人,更没有理由去指教别人如何生活。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有时候走出自己的圈子,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就很可能会打破自己现有的认知。对自己之前行为举止进行否定,不得不说,否定自己是一件痛苦但是使人成长的事情。
苏格拉底甚至说过:”我唯一所知的是,自己一无所知。“
“不懂”应该是常态,而“懂”才是非常态,但是显然,绝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个意识。不信的话,你可以环顾周围,包括你自己,是不是都有不懂装懂的时候?其实你也并不孤独,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不懂装懂的倾向。有时我们能察觉,有时不能,这是由于刻意和非刻意的区别。
非刻意的不懂装懂是自我认知上的巨大缺陷,就是非但我不知道,而且我竟然不知道我不知道,这是个很要命的事情。不要以为“装”这个词只是主观故意,有些“装”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
有时候当自己不懂装懂,有很大的几率会暴露自己的无知,以及这种不懂装懂的心理。那场景会是非常尴尬的,因为我有过不少次这样的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75351/2db9a2bed82a4cb2.jpg)
说得再对,也没法替人活
大道理常常告诉你一种方法,让你知道在遇到某种问题时,应该用哪一种方法来应对,它强调问题的相似性以及应对方法,从而导致对一类相似的问题使用千篇一律应对方式,忽略了在解决问题时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路是自己走的,冷暖自知。所以当出现纠正别人的生活轨迹想法的时候,不妨多想想自己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75351/a977c9481127b7c5.gif)
自己的认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变化,所以处于现阶段认知的我,确实没有能力去指教别人的人生,因为我还没有完全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世界好像什么都是对的,同时什么都是不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