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呐喊》来由

鲁迅《呐喊》来由

作者: 酂白 | 来源:发表于2023-01-31 09:25 被阅读0次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有感:

      我是一个回忆者,但并不使人欢欣,也不使人寂寞。

      在不用脑袋思考的时候,思绪并没有停止,反而调皮地翻涌出陈年旧事,多是尴尬的、后悔的、窘迫的,很显然时间还不足够久,久到把它们忘却。

      讨厌吗?确实不喜欢,就像跟刺挠,时不时挠你一下。

      有意义吗?没有,肯定没有,巴不得忘了才好。

      如果真的忘了呢?那我可能老年痴呆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记忆一直很好,就像我妈一样,几十年前的小事也能翻出来唠叨两句。

       我时常要思考一下,这些困窘的记忆是为什么不能忘怀?还是在意的,因为有时候不阻止思绪乱飞的时候,回忆结束之后是不由自主的想,当时不应该这样反应的,应该怎样怎样。

        有时用意识阻止无意识回忆之后,回过神来哼笑一下,发现现在这个我的灵魂还挺好玩,比原来成熟了,这如果能穿越,肯定把曾经的那个我骂的满脑子炸花。

相关文章

  • 鲁迅《呐喊》

    鲁迅的文章这是我真正的第一次拿起来把它读完。我争取每一章都读懂,鲁迅想要表达的思想。呐喊,彷徨新故事的改编。当我把...

  • 《呐喊》——鲁迅

    【书与作者】:鲁迅的这本书是在1918-1922之间写的(三十多岁的时候,他1936年便去世了,而日军全面侵华是1...

  • 呐喊——鲁迅

    今天我看了呐喊。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孔乙己的故事。孔乙己是一个书生,他每次考试都不过,但是他为了吃饭喝酒,...

  • 《呐喊》-鲁迅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

  • 鲁迅小说笔记

    2023年,即为鲁迅《呐喊》出版100周年^_^。 今年,再次重读鲁迅。 《呐喊》 《自序》 ①“所谓回忆者,虽说...

  • 读:鲁迅《呐喊》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

  • 《呐喊》自序——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

  • 鲁迅的呐喊

    鲁迅的呐喊就是为了喊醒沉睡的大众,意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政府的腐败和老百姓的疾苦。由此,他写出了很多小说,希望读者...

  • 故乡-呐喊-鲁迅

    这几天看了鲁迅先生的呐喊,里面有几篇初中书本上学过课文,只是觉得题目很陌生,就如呐喊中的[故乡]。 当时心智小,却...

  • 呐喊(自序)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却忘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追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呐喊》来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bv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