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32756/0184f422e8b4ccd1.jpg)
最近去了几趟医院,发现去就医的老年者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从不主动就医,平时不做体检,小病绝对自己硬扛;二是有丁点儿毛病就兴师动众恨不得叫上全家老小跟随的。
看似两个极端归结来讲都是一个如何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特别是如何理解和看待死亡。怎样健康地安度晚年,这是个很大很大的问题,但也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现实。
家父因动过脑手术心存余悸,所以对医院有条件反射般的抗拒,去年带他做一次全身体检,那叫一个恐惧啊。做全身MRI时整个身体都在颤抖,没办法我就跟医生说让我陪着吧,尽管全程拉着他的手,结束后他仍然汗湿了内衣,这画面跟十年前的场景很相似,区域在于那时的他全身插满了管子和各种仪器。
因这特殊原因,我和家父曾多次探讨过死亡的话题,甚至在十年之前我们就一起定了坟地,且他这些年陆陆续续置办了几乎所有身后事需要的什物。在平时的闲聊中我了解到他这些年如何看待死亡的演化过程,应该说他是幸运,没有那种极端的恐惧,且到目前看似乎越来越坦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任何生死观都只是一种安慰剂,毕竟死亡意味着永远的冰冷和黑暗,没有同伴无人替代。对自己死亡的理解和接受也只有自己才清楚个中滋味,也许,家父的话含有宽慰我的成分,这让我觉他心中的恐惧成分被消减了,坦然上升了。
作为子女我很了解他的过往,他的人生充满了艰辛、困苦,但是他勤劳、坚韧、善良,且在他的范围里小有作为,这让他在面对眼前活生生的世界时觉得是饱满的、充满善意的进而是安全的,对经历的人和事是无悔和无疚的。
想起阳明先生临终有言: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但那样的境界恐怕没有几个人真正抵达。我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所谓的光明就是澄澈的坦荡的吧,用家父的话来说是,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果能如此,亦当是幸事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