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继续阅读樊登博士的《工作是最好的修行》。小澡哥今天读的内容是第四章行动胜于回避,完成胜于完美。据研究,全世界有25%的人都拖延行为。比如,小澡哥经常以各种借口拖延更新简书,其实也是一种拖延症。那么,什么是拖延症?如何克服拖延症?美国认知疗法的先锋威廉·克瑙斯的《终结拖延症》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一、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把重要的事情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的不好行为。严重的拖延症甚至会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拖延症不是简单的逃避,而是一系列想法、情绪以及行动集合在一起。
拖延症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期限拖延,比如星期三要交报告,星期二晚上睡觉前还没有写。二是个人事务拖延,这类拖延症是要做的事情没有明确的期限,所以你会无休止地将其拖延。比如,你想考研(MBA),却给自己很多借口不去准备。三是简单拖延,比如一直拖延家人交代的事情(比如买个小家电、订火车票之类),其实是不想去做。四是复杂拖延,它来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可能与某种心理疾病、童年经历、完美主义等相关,属于比较严重的拖延状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拖延症呢?
二、克服恐惧,实践“立即行动”的哲学
首先,撕掉“我是拖延症”的标签,不要宣称自己有拖延症,也不要告诉别人你有拖延症。
接下来,就要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奉行“立即行动”的哲学。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积极主动”,其实就是奉行“立刻行动”的哲学。
拖延症最根本的心理动机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并不是指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而是太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特别担心自己全力以赴却没有把事情做好。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特别在乎自己的表现。
切记:“完成,好过完美。”当你能努力去“完成”的时候,你就已经战胜了拖延症,这好过你孜孜以求地为了完美而去拖延。其实,当你追求完美的时候,最终结果往往是更加不完美,只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心里安慰。
三、从拖延到高效的五步法
第一步,觉察。只有意识到拖延的存在,才有可能控制并且战胜它。
第二步,行动。行动是克服拖延压力最好的办法,就好像禅宗所说的“饥来吃饭困来眠”、儒家提倡的“行所当行”。
第三步,调节。忍耐力和持久性就像人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威廉·克瑙斯所说的调节法,就是用正念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让自己的忍耐性变得更强。
第四步,接纳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容忍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第五步,自我实现。如果你战胜了拖延,任何事情都能够按照日程表上的计划行动,你的人生就会和过去完全不一样。
心学大师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你开始向内求,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才能成为一个掌握自己生活的人。自勉。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