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感觉自己升级了,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就是你会突然在某一时刻感到自己顿悟了。会有一种“哦,原来是这样,这对我来说so eazy。”仿佛是一种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究其原因,跟我参加彭小六老师的板砖练级营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学习力提升的社群,每周老师有一节示范课,剩下5天练习,1天复盘。也就是说你每天都在练习、输出的路上。从儿童节那天至今,我坚持每天打卡44次,共计输出知识卡片50余张。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怎么学习才能量变引起质变?
01 坚持
认识我的朋友可能都了解我这些年一直在折腾,专业术语叫探索。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在补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课。在探索、尝试中不断去完善、整合对自我的了解,认定。但不断的探索会导致不聚焦,这也是我几年来没有深度积累并成为某一领域专家的直接原因。
虽然,没有纵向的精钻,但好在我从未放弃。写作、阅读是我一直坚持的事情,也慢慢从坚持变成了喜欢。除此之外,每年我会在学习上投资,至少学习一门专业或成长类课程。今年,主要集中的课程设计、开发方向上。
也正是因为我这种傻坚持,才让我遇到了今年的好老师:彭小六。也因此,才有了开头写的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开朗的感觉。
02 行动
很多人都喜欢先学习再行动,这是适合小孩子的思维方式。对于成年人,应该先行动,再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和思考,才能学的更快,记得更牢。
很多人喜欢先制定目标,分解计划后再行动。事情的真相往往是目标在我们行动中会动态变化和调整。因为在行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知,从而链接我们原有的旧知,产生新的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3659421/77e0295a1fb9f8ce.png)
对于行动,要运用MVP思维,即最小化可行性输出。拿我每天打卡举例子,从开始做出的知识卡片惨无忍睹,到现在有人夸喜欢我的卡片,并问我是怎么做的。每天用碎片化的时间思考今日打卡内容,下班回家后开电脑构思,到最后出图。不求完美,只求先完成。
03 方法
为什么量变会引起质变?一定是因为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牛人的指导。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方法是引起质变的核心、关键。
彭小六老师会在每周示范课亲自演示解决某个问题时自己的思路、方法。并在群内积极解答学员的问题,积极分享他的新的观点、认知。开始时,不要操之过急,做到还原100%即可。如果上来就想创新,等着你的将是无尽的拖延。
所以,正确的方法来自有结果的专家和输出后他人的反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持续输出,复盘总结反馈,在持续迭代。
04 提问和分享
除了上面讲的知识、技能本身的输出,提问和分享也必不可少。提问就是一种思考结果的呈现,一方面说明你积极思考,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你思考的深度。最有价值的是老师会一对一为你解答相关问题,可能超出课程内容本身。提问等于你比其他同学多赚了。
分享,可以是自己的练习内容,也可以是自己的感受、观点、想法。今天就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在群内分享了我一个不成型的梦想,我想写本书。小六老师立即出来分享了他在出书上的方法,就有了下面的知识卡片——出书梦想达成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3659421/3fe4e5aff0341bd8.png)
这是不是意外的收获?就因为我的一个分享。还有很多同学也都有跟我一样的梦想,很兴奋。
想用今天打卡的内容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今天在我的梦想指引下,六哥群里进行了分享赋能传授指路。让我灵感爆发。感谢六哥和群里的小伙伴们。日拱一卒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如果你不相信,迟迟没有行动,你永远感受不到,而只能望洋兴叹。如果你想在下个路口在重新开始或奋起直追,那我判断你永远不会开始。因为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此刻!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又给毒鸡汤,没关系,相信的人自然相信。大道至简的道理不是我说的,自古以来古人就是这么总结而沉淀下来的。我只不过加了自己的感悟,理解而已。开始行动吧,为了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