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小文(6)~2022.12.2

生活小文(6)~2022.12.2

作者: 左静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16:20 被阅读0次

            今早读了老师的文章《创伤与挫折》 ,深有感触,更清晰了,挫折与创伤的区别。

            “没有挫折就没有心理的成长!”对孩子尤其如此。

            挫折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

          挫折所造成的负性情绪,对于个体来讲是可以自我修复的,而任何一次修复,都会促进心理的成长,因此就有了“吃一堑长一智”那句俗语,或更专业地说“心理的成长,注定要在挫折中前行”;

          而创伤则不然,个体经历事件后所产生的负性情绪,会让个体有无力感、无助感和麻痹感,这些负性情绪超出了个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那么赘述这些专业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实际意义的是什么呢?

          这些创伤事件不仅指战争、地震、火灾、空难这些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对孩子的创伤。

          我想作为家长,更关心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才能给孩子以挫折从而促进其成长,且避免造成心理创伤呢?

          行文到此,我想到的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那个60分的妈妈的理论。我认为,如果您能在生活中做个60分的妈妈,那么也就做到了给到孩子挫折而不是创伤。

            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孩子爬上了石头,这时感觉到有危险,于是带着哭腔喊到:“妈妈!妈妈!妈妈! 快来!”

            这时第一个妈妈很镇定,不慌不忙走过来,并说着:“怎么了孩子?”

            孩子仍带着哭腔:“我害怕,下不来了?”

          妈妈带着骄傲的口气:“这么高的石头 ,你是怎么爬上来的,你这小子真能!”然后观察了一下石头,又对孩子说,“你试试左手抓这儿,右脚瞪蹬着这儿?哎,对,这不就下来了。”这时孩子挂着泪珠笑了。

          第二位妈妈着急的过来,只管数落:“这熊孩子,不让你上,你非上!还哭,你不是能吗?能上,咋就下不来了呢?你的本事呢?你的本事呢?”这时孩子还在石头上哭着呢!最后赖声赖气给抱下来了。

          第三位妈妈着急忙慌地小跑着过来:“怎么了?怎么了?”抬手就把孩子给抱下来了。

            孩子在叫妈妈之前,肯定经历了着急、害怕甚至是恐惧。那孩子在第一个妈妈的指导下下来了,破涕为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那下次对于爬石头这件事就会充满了信心,因为不仅会爬上去,还会通过总结经验,下次自己也能爬下来了。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这就是挫折!

            第二位妈妈,孩子不仅没有因为这个经历,获得一些经验,反而遭受了妈妈的批评、指责,还有讽刺、挖苦。也许给自己总结的经验是,当初我就不应该爬!做事的勇气、胆量的小火苗给无情的打压下去了,估计不会再爬石头了,看到别的小朋友爬石头,就会想起自己的伤。

            这就是创伤!

            第三位妈妈,对孩子造成的创伤程度轻,但孩子并没有因为吃这一堑,而长一智。虽然对爬石头不那么抵触,但也不会那么热衷。心理没有得到成长。做事勇气胆量的小火苗只是冒出来了。长此以往也可称之为慢性创伤。(常见于呵护过多的妈妈)

            那第一个爬石头有了成功经验的孩子,在这样模式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家长会有机会就给点挫折,每给一次挫折,内在力量就会强大一点,那么这个孩子会越来越有一种感觉,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做成某件事的信心水平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妥协,而是想尽办法渠解决它。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遇到点困难,就想放弃,并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

            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儿童, 更有韧性,比较少的焦虑和抑郁,会活的更加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自我效能感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成功经验,在班杜拉看来,它对人的影响远远高于先天特质。后天成功的经验越多,他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反之,后天成功的经验越少,且控制感低,自我效能感就会比较低。

            那么到这儿,还是当初那个问题,就是如何给孩子造成挫折,而不是创伤呢?

            爬石头的例子相对来说要好判断,但在生活里遇到的事可是形形色色,不那么好把握。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拿捏

          那种让你手中握着的小鸟死不成、飞不掉的状态,就叫拿捏

            这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体现:越健康,越会拿捏。

          一个父母的优秀程度,就取决于对孩子的拿捏。给孩子设立挫折而又避免创伤,依靠的也就是这种拿捏。

          这更叫智慧

                              2022.12.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小文(6)~2022.1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ju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