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前,都要到市场上去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扔掉螃蟹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渔夫真可笑,就知道按自己准备好的来,怎么就不会变通?然而讽刺的是,在课堂上,我就常常做这样的渔夫。
周二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新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感受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志向,从而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刻苦学习的理想。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初读,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分享: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
3.抓7、8自然段,带领学生深入品读字词
4.拓展阅读
进行到第二环节,学生在体会“中华不振”时好像感触颇深,说得都很到位。
A:“我从伯父对周恩来说的话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他说‘那是外国租借地,惹出麻烦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这句话可以看出那时的中国太弱小,经常受到外国的欺凌。”
B:“第7段中‘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我从‘大不相同’‘灯红酒绿’‘耀武扬威’这些词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明明是中国的地盘,可是外国人却在这里为所欲为,而且租借地的生活现状跟平民的生活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C:“我能从第8段中妇女的哭诉和围观的中国人的表现感受到中华不振,那个妇女有冤无处诉说,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全都是因为中国太弱,他们外国人都欺负咱们”
……
学生还在抢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这时我有点着急了:继续分享下去,根据我的备课,后面还有两个环节可能就完成不了了。但是打断他们吧,还真有点儿于心不忍。
可惜,在课堂的十字路口,我还是选择了打断,残忍地掐灭了孩子们思考与分享的火焰,让他们按照我所设计好的环节来:
品读7、8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有感地朗读。
问题一出,孩子们硬生生地被拉回来重新开始。
你们知道接下来我有多后悔吗?孩子一下子没有了兴趣,先前氛围激烈的课堂,一瞬间冷却下来。孩子们按照要求读书,思考,回答问题。当然,发言的孩子还是不少的,毕竟爱分享是孩子们的天性。可听着听着我才发现,其实需要品读的重点词句,差不多都是之前孩子们在第二环节已经交流过的,比如第7自然段里的“闯”“灯红酒绿”“耀武扬威”和第8自然段中的“得意扬扬”“紧握着拳头”等。回答得孩子说得毫于激情,其它孩子们听得索然无味,整个后半节课都是无趣的重复中渡过,真是如同嚼腊啊!
如果在之前第二环节孩子们分享交流的时候,我就及时梳理出他们提到的关键词,并相机出示这两个段落跟他们一起品读,不是顺理成章、一举两得的事儿吗?为何偏偏要打断他们的思路,把他们拉回到我所设计的环节上来!
可笑的渔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