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博客维护起来越来越麻烦,简书也越来越好了,所以索性来一次老文搬家。因为是老文,聊的很多都是过去时的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凑合看看,下面这篇的原始日期是:2012/10/29
前一段在看Kevin Kelly的《科技元素》(The Technium),精彩之处甚多,这次想特别记录下“战胜免费(Better than free)”一节的内容,其中的思考也是创业型产品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当复制品免费时,你就要去销售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
从用户视角观察,用户为什么要为能够免费得到的东西付费?那些购买本来可以免费得到的物品的人们,他们买的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在网络经济时代,我们在购买免费产品/内容的时候,确实有一些无形的、无法复制的“原生性”价值,以下是书中提到的8中“原生性”价值:
NO原生性解释示例
1即时性(Immediacy)能在第一时间(或相对早的)获取产品/内容,包括Beta版本权限电影首映式、音乐首发、精装图书先发
2个性化(Personalization)某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个性化需求(或者理解为“粘性”)是难以复制的,因为关系中的双方都有延续性的、个性化的投入比比皆是
3解释性(Interpretation)交换价值本身是免费的,但你要专业的解释就需要付费免费软件的用户手册
4可靠性(Authenticity)免费的东西版本众多,哪些是可靠的,不是所有用户都有能力甄别,这时有认证的版本(官方版、数字水印、签名)可以收取费用正版软件
5易用性(Accessibility)一个东西可以免费,一堆东西也可以免费,但要拥有一堆井井有条、获取/管理方便的东西,你可能就需要付费云存储(照片、音乐、文件云端管理,支持多终端随时随地访问
6实体性(Embodiment)电影可以免费下载->3D电影要付费;一本书可以复制->打印版的书,甚至有皮质封皮的书,就要付费现场音乐会 3D电影
7可赞助(Patronage)很多粉丝受众愿意为创作者买单,他们对原创者充满喜欢和赞美,不过,他们需要一个和创作者直接的、合理的沟通方式来支持或表达高音质版本专辑的自由付费下载
8可寻性(Findability)没人见到的产品不具备价值,无论价值如何。如何在数以百万计的免费内容(书、影、音、软件、应用)找到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原生性网络聚合者(Amazon、Netflix)甚至出版社、制片商(他们是对创作者海量原始内容的聚合者)
在免费经济时代,在互联网这样“超级免费复印机”诞生以后,围绕知识产权的传统法律手段逐渐有点力不从心,但似乎在很多行业,“免费模式”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深度思考超越免费复制品之上,真正产生价值的东西(用户真正在意的,真正为用户产生价值的东西)就成为必然。所幸这种原生性本身也有其特有规律。
上述八种原生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且,这种商业模式还会从数字复制品行业向其它行业扩展,甚至是实体行业,诸如,地图、基因产品、制药业…
我理解这样的思考模式更多的是从用户一侧,从如何为用户产生价值角度思考问题,而并不是像诸如传统广告这种从商业端思考问题的模式,广告模式虽然应对免费的有效手段,但这种手段的核心并不是从给用户提供真正价值的角度出发(事无绝对,计算广告行业也在发展,随着更多的从用户角度提供更精准、更有可能给用户带来真正“价值”的广告模式的进化,也可以能会有所改观)。
这个层面的思考比简单复制产品要难得多,我自己也一直在探索,就像之前的一篇博文里提到的“信息服务的竞争点”:

作者:老读悟,微信公众号:laoduwu666
参考:
[1].Kevin Kelly(作者) 张行舟 余倩(译者).《技术元素》.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