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周幽王戏诸侯的故事,其中有些元素与我们常规认知不同,是属于外国作者的再创作或改写。
在作家黑塞的笔下,中国的古老故事,不太经常以因为受到女人的影响,或者因为爱上了谁,导致王朝衰亡的统治者和政治家的题材,而极其罕见的例子中,有一个关于周朝的幽王和他妻子褒姒的故事。
周朝的西边与几个戎人建立的国家接壤,京城则位于一个很不安的定的区域中央,时常遭受野蛮部落袭击、偷盗而被弃守。
所以在位者有必要考虑加强边防,好好的保护京城。
关于周幽王,他是一个不算糟糕的政治家,知道要听取优秀顾问的意见。
历史书籍告诉我们,他深谙布置技术高妙的设备来平衡边境缺失之道。
但是,所有这些匠心独具、令人惊叹的设备,却因为一位美艳的妇人而一次化为乌有。
周幽王靠所有诸侯的帮助,在国境的西边设置了一个边防,这个边防有着重要角色一个是道德上的,另一个是实际功能上传动装置的角色。
订约每一位诸侯在收到第一次警报时,都有义务派兵赶赴,保护京城和幽王。
他有一个最心爱的女人名叫褒姒。一位很美艳的女子,她懂得如何让自己对君王的心与感官多增加一些影响力;
褒姒对边境的工作不但好奇,还十分关心,他跟着君主出行,偶尔像一个活泼聪慧的女孩,怀着赞叹与热情看着男孩子们玩耍。
这时,一位建筑师傅为了要让整件事更有看头,用黏土做了一个迷你边防模型,涂上颜色烧制,然后送给她。
这漂亮的玩具让君王的这位妃子爱不释手,有时她心情欠佳,宫女们就建议她玩“犬戎来了”的游戏。
她们于是把所有的小墩台都摆出来,拉一拉小巧的钟,大家玩的都很开心,情绪也得到了宣泄。
她时常在宫中训练这样的游戏,并乐在其中,终于差不多了。现在,每一座墩台和每一面鼓都要真枪实弹地投入演练了。
几乎忍不住想要参加这场游戏,发号施令,她开心的同时又激动的要命。演练“犬戎来了”的时刻到了,要看看大家如何防卫。幽王示意,首席官员将命令传达给骑兵队队长,队长骑马到第一座墩台前,下令击鼓。
庞大的战鼓敲响出雄壮的地震之歌,一首充满警告和威胁的歌,透露着充满不可知的未来,战争与困苦、恐惧和死亡。
这鼓声从第二座墩台传到第三座.......第十座以及第三十座,鼓声所及之处,根据严格的规定,每位士兵必须武装起来,带着装满大饼的袋子到集合点集合,每一位队长与上校不得耽搁片刻,要立即准备开拔,全速前进,将已经责成的命令传送至国内。
宫廷里,令人丧胆的鼓声在每一个人心头所引起的激动与紧张,没过多久就消失了。人们在京城的花园里走动,兴奋的聊天。整座城市放假一天,百姓献上祝福,数不清的人向君王敬酒。
所有人之中,无不神往、如痴如醉的要属君王的妃子褒姒。幽王非常满意,尤其满意他心爱的女人如此疯狂,快乐让她光芒四射,有如一朵花,他从未觉得她如此美艳过。
宴会总有结束的时候,最盛大的宴会也会渐渐远去,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再也没有惊奇,没有已实现的童话梦境,闲着没事,情绪多变的人觉得很难受。褒姒觉得乏味极了,从此失去了笑容,再在兴高采烈。
幽王看着他心爱的女伴,他夜晚的慰藉不复存在。他必须挖空心思送礼物,才有可能换来她勉强一笑,现在到了他明白情势所在、为了小美人牺牲职责的时候了。
幽王性格懦弱,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褒姒重露笑容来的重要。
褒姒使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他屈服于她上千次反复提出的要求,决定满足她心中唯一远大的愿望。
于是不多久,低沉、激荡人心的战鼓声重新响起。
这次的鼓声幽王听起来很可怕,褒姒也吓了一跳。接下来,精彩的游戏重新来了一遍:
天边有尘土在飞扬,军队或骑马或徒步行军来了,统帅们向君王鞠躬,士兵们的帐篷也搭建了起来,历时有三天之久。
褒姒开心极了,笑的很灿烂。
周幽王的日子可不好过,他必须承认根本没有来犯,一切安好。
虽然他试图拿警报错误来辩驳,将之解释为有益的训练,当面没有人反对他的说法,大家鞠躬并且隐忍。
然而官员之间传言,背信弃义的幽王戏弄了他们,让整个边境拉起警报,让全体动员,只是为了讨他妃子的欢心。
于是大部分官员达成一致意见,从来不再遵守这样的命令。在这期间,幽王努力借丰美的宴饮来缓解军队里恼怒的气氛。
总之,褒姒的目的达到了。
西方的蛮族,也许纯属意外,也许是这个故事的消息传送到了他们那里,有一天突然大举骑马越过边境。
墩台毫不迟疑地发出信号,低沉的鼓声急切的警告,传到最遥远的边境去。但是却没有士兵来救援,周幽王和褒姒四顾茫然,无论哪个方向,都没有人来驰援。
京城仅有少数几支军队,周幽王无奈之下只能率领他们赶去迎战犬戎。但敌军人数众多,他们击垮了幽王的军队,拿下了京城丰镐,还摧毁宫殿,破坏了墩台。
周幽王失去王朝与生命,他心爱的女人褒姒的境遇也一样,直到今日,她导致一个王朝毁灭的笑容仍流传在故事书中。
古西楼书之道一“长灵性”相关读物
作者简介
十三月,编辑,喜欢文学
作品多有获奖。
监制:西楼
编辑:十三安
图片:来自网络
在古西楼书屋『读书、喝茶、沙龙、发呆』
读创生活之美|古西楼24h书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