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学生讲《出师表》,提到了《渔家傲秋思》和范仲淹,进而联想到《岳阳楼记》、儒家理想、变法、王安石……我能想到的点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地讲给学生的几乎为零。达不到我想要的样子。
感觉现在的自己真的是典型的十八线本科学校教育出来的普通新闻系学生,当初说的教育目标之一,记者,要做一个“杂家”,对很多东西都要懂一点。
可惜的是,我懂的真的只是一点。杂而不精,我都不好意思说是“博而不精”,因为我知道自己并不广博,对手机对数码对哲学对艺术对一幅画一首歌对一件衣服,这么多这么多我都不知道。我只在一个狭窄的路口跟别人炫耀我认识一条路,却又不钻进去,走下去。
其实我想要的,是拥有“审美”。别笑,我几乎没有审美,不懂审美。我缺乏对美的鉴赏能力,只是在假装,不暴露这一点。
我不满足于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