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商业的源头,我们称之为流量。如果把销售过程比喻成一条河床,那么流量就是从不同渠道、不断流入河床的水源,即使河床再完美,如果没有水源,一切商业模式都是摆设,但是获取水源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这就是流量成本,流量成本指的是我们每获得一个客户,要为此付出去的基本价格,而零售的基本逻辑,就是流量成本。
一个磨刀老头,走街串巷一天共遇到10个人把你拦下来,加入做快递,一天的快递工资是500元,那么就相当于放弃了500元的机会成本,对于这个磨刀老头而言,一天遇到10个人,每个人的流量成本就是50元。一个店铺,租金10万元/月,到店人数5000人,纳闷他的流量成本就是20元。
流量就是进入你销售漏斗的潜在客户的数量。流量成本就是在每一个渠道,获得一个潜在用户的平均价格。而现金的零售商业模式,就是找到更便宜的方式,从流量的大河中取水。用流量的逻辑来统一所有的零售方式,并且懂得计算每一种流量来源的流量成本,将是所有企业的基本功。
定倍率是指商品的销售价格初一成本价的倍数。100块成本的东西卖500块,定倍率就是5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定倍率,这可能是很多商家不太愿意让消费者知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商业逻辑。
因为销售渠道和成本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相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倍率,国际品牌登山鞋,专卖店打折后是2182元,京东价1188元,因为线下的成本机构,导师5~10倍的定倍率是很合理的,而线上的成本结构,3倍的定倍率是比较合理的。运营方式不同,带来的运营效率不同,就产生了定倍率的巨大差异。只要一个行业经过多年的磨合,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定倍率,是有他的合理支出的。
对于企业经营中是应该把定倍率做的更高还是更低呢?这取决于你的核心能力,如果你的核心能力是创新,你能做出被人都做不出的产品,那么你就有资格选择高定倍率的商业模式。如果你的核心能力是效率,那么你就有资格举起倍率之刀,不断的降低定倍率获得竞争优势,甚至颠覆行业。
但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里面也提醒在位企业,不要忽视以效率取胜的低端市场,他们所占领的边缘价值网或许会快速迁移到主流价值网,而当效率为王的新型企业进入主流价值网,在位企业很有可能毫无还手之力,最终面临被主动降低定倍率,重视效率和性价比的新型企业无情颠覆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