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解脱
1 明、解脱
1.1 果报
明、解脱果报福利,为人转说者,不谤如来,不乖其理,法次法说,无有能来比校、难诘、嫌责。
(二八一)
学习佛法最终获得的成就称为果报,佛陀说明、解脱是学习佛法的果报。
1.2 俱解脱
汝正应为离贪欲故,于我所修梵行;离瞋恚、愚痴故,于我所修梵行。比丘,贪欲缠故,不得离欲。无明缠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于欲离故心解脱,离无明故慧解脱。若比丘于欲离欲心解脱身作证,离无明故慧解脱,是名比丘断诸爱欲,转结缚,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一○二七)
学习佛法是为断除贪、嗔、痴。
十二支缘起法以无明为起点解释了苦产生的流转过程,其中无明、导致欲贪的爱结是产生苦的关键因素,在佛法中,针对这两个因素提出了两种解脱,获得这两种解脱者称为俱解脱。
针对无明,提出了慧解脱,离于无明,得明,得慧,得智果。
针对欲贪,提出了心解脱,又称为意解脱,心解脱是以四禅为评价标准。
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七一○)
俱解脱指慧解脱与心解脱。
一、心解脱指断离贪欲。
二、慧解脱指断离无明。
究竟苦边应证得俱解脱。
2 智果
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五五六)
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五五九)
三,正;昧,定。三昧,正定。
在杂阿含经中,明确说明是智果的是无相心三昧与无想心三昧,分析这两句经文所在的经,可以认为这两种三昧具有相同的含义,即相与想是通假字。
人们在表述解脱道时,往往重视的是心的解脱,但杂阿含经中,明,即慧解脱,与心解脱具有同等意义,并且慧解脱是建立在心解脱基础之上的。
3 四禅
3.1 真实禅
3.1.1 两种马 参考别译151
当修真实禅,莫习强梁禅。如强梁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谷草。如是丈夫于贪欲缠多修习故,彼以贪欲心思惟,于出离道不如实知,心常驰骋,随贪欲缠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习故,于出离道不如实知,以疑盖心思惟,以求正受。
诜陀,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驾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多住,于出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缠如实知,不以疑缠而求正受。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九二六)
强梁,强壮有力、强横凶暴。
正,正确的;受,获得。正受,谓正确的获得。正受有时又音译为三摩地,又译为正定。
佛陀说:应当修习真实禅,不要修习强梁禅。为了区别两种禅法,佛用两种马的比喻来解说。第一种是强梁马,这种马系在马槽上,它不念它应该去做的,也不念所不应该去做的,只顾着眼前的谷草。强梁禅也是这样,修习者在修禅时,只看到了眼前的种种境界,忘了断除五盖才是修禅的目标,如果这样修习,那么就不可能如实知出离道。
第二种马是真实马,这种马系在马槽上,它不顾念眼前的谷草,只想着驾乘的任务。禅修者也应当如此,在禅修时,只为断除五盖而修禅,不顾念眼前的种种境界,这些境界是:地、水、火、风、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日、月、此世、他世、见、闻、觉、识、得、求、随觉、随观等。
3.1.2 真实禅
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
(九二六)
地是四大之一;想,种种想,三不善想,指能产生“我”的造作的潜势;伏,制伏。地想,谓对四大之一的地产生的种种有“我”的造作潜势。禅修者于地想时,能伏地想。即禅修中,地境界现前时,不应享受地的境界,而应制伏对地的种种不善想,即五盖,正如真实马,谷草在前,没有顾及享受谷划,只挂念着驾乘之事。水、火、风、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日、月、此世、他世、见、闻、觉、识、得、求、随觉、随观等。亦同于地。
佛陀通过比较两种马对谷草的不同态度,指出真实禅的特点:
一、不依地、水、火、风、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日、月、此世、他世、见、闻、觉、识、得、求、随觉、随观等修禅,这些都是谷草。本特点的主题是:无所依。(汉传《金刚经》言:应无所著而生其心。)
二、真实禅是以断除五盖为根本目标,种种境界现前时,应念念不忘断除五盖。
修习禅法的目标是为了断除贪嗔痴,而不是享受禅受中的种种境界。
3.2 四禅
3.2.1 初禅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八六四)
行,谓身语意的造作;形,谓身的姿态;相,谓身与心的状态。离,谓离欲,即法次法向。觉观在其它经典中常翻译为寻伺。
初禅,有四个要素:
一、初禅的对象。即所经所言:若行、若形、若相。由于初禅无法做到二六时中都能观察到自己的身心,因此经中用“若”这个词是指初禅时能观察到自己的身心的那些时段。
二、离。这是修习初禅的原则,所谓离,即法次法向,离诸恶不善法。
三、有觉有观。这是修习初禅的方法。觉,觉知的是欲恶不善法;观,观察欲恶不善法的本质,观察产生欲恶不善法的五阴是无常、苦、空、无我的。
四、喜乐。这是修习初禅的所得。修习初禅时应喜乐之受。这种喜乐之受是离欲受。
在现在流行的有关初禅的解读中,认为初禅有五支,即五种要素: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对于这种解读,持保留意见,这是因为在杂阿含经中,二禅才有定。
3.2.2 二禅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
(八六七)
息,停止。
二禅有六个要素:
一、二禅的对象。二禅时,已经达到二六时中皆能观察自己的身心,因此经中用“如是”这个词表述二禅时时刻观察的身心。
二、息有觉有观,无觉无观。二禅时,欲恶不善法已离,因此针对不善法的觉与观就消失了,这是与初禅的最重要的区别。
三、内净一心。谓心已净,不再受欲恶不善法。
四、定。定,谓已净的心能安止于四念处。
五、喜乐。这是修习二禅的所得。这种喜乐也是离欲受,比初禅更进一层。
在杂阿含经中,二禅才有定,这表明禅与定是有区别的。而在流行解读中,禅与定似乎是不分的。另外,某些地方,定解释为一心或心一境性,杂阿含的解释也与之不同。
若有比丘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圣默然。
(五○一)
此处的“三昧生喜乐”与二禅所说的“定生喜乐”进行比较,可知三昧是定之意,定是三昧意。三昧在某些经中亦译为三摩提。
佛陀说二禅是圣默然,为何称二禅为圣默然,这是因为在杂阿含经中,有觉有观属于口行,二禅无觉无观,断口行,没有口的造作,那么就默然了。
3.2.3 三禅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
(八六九)
达到三禅的标准:离贪,离喜,住于舍,正念正智,觉身乐。
在杂阿含经原文中“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的断句是“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这儿给出的断句有所不同。在古文言文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在学习文言文时,首先要学习断句。这儿的断句与原文的断句不同,请阅者注意。
3.2.4 四禅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苦息乐,前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
(八七○)
达到四禅的标准:断除贪嗔痴,心猗息,舍,净念,一心。
注 一、在南传《清净道论》中,定的定义是善心一境性,这是否与净念一心具有同等意思,不得而知。
二、在目前主流佛教教法中,认为二禅息住,四禅脉住,即在二禅时呼吸停止了,在四禅时心跳停止了。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认为是错误的。首先,佛陀开示安那般那念时,指明修安般能到达四禅,如果在二禅时呼吸就停止了,那么修习者怎么样再通过修习安般念达到四禅呢?其次,佛法是活生生的法,是为了达到净念纯一的心,达到一个呼吸与心跳都停止的禅定对于清静之心有什么帮助呢?所以我们认为,对于禅,必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达到才算是真实的佛法之禅。并认为在正坐中所达到禅定仅是五根的定根,只有日常生活中也达到禅定,才算是定力。这是因为缘起法是无时无刻起作用的,断除贪嗔痴的努力应当也是时时进行的,如果离开了正坐,就不能断除贪嗔痴,那么这种佛法有什么意义呢?
3.3 禅之种种
(一)有四种禅:有禅三昧善,非正受善;有禅正受善,非三昧善;有禅三昧善,亦正受善;有禅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二)复次四种禅:有禅住三昧善,非住正受善;有禅住正受善,非住三昧善;有禅住三昧善,亦住正受善;有禅非住三昧善,亦非住正受善。
(三)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起善,非正受起善;有禅正受起善,非三昧起善;有禅三昧起善,亦正受起善;有禅非三昧起善,亦非正受起善。
(四)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时善,非正受时善;有禅正受时善,非三昧时善;有禅三昧时善,亦正受时善;有禅非三昧时善,亦非正受时善。
(五)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处善,非正受处善;有禅正受处善,非三昧处善;有禅三昧处善,亦正受处善;有禅非三昧处善,亦非正受处善。
(六)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迎善,非正受迎善;有禅正受迎善,非三昧迎善;有禅三昧迎善,亦正受迎善;有禅非三昧迎善,亦非正受迎善。
(七)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念善,非正受念善;有禅正受念善,非三昧念善;有禅三昧念善,亦正受念善;有禅非三昧念善,亦非正受念善。
(八)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念不念善,非正受念不念善;有禅正受念不念善,非三昧念不念善;有禅三昧念不念善,亦正受念不念善;有禅非三昧念不念善,亦非正受念不念善。
(九)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来善,非正受来善;有禅正受来善,非三昧来善;有禅三昧来善,亦正受来善;有禅非三昧来善,亦非正受来善。
(十)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恶善,非正受恶善;有禅正受恶善,非三昧恶善;有禅三昧恶善,亦正受恶善;有禅非三昧恶善,亦非正受恶善。
(十一)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方便善,非正受方便善;有禅正受方便善,非三昧方便善;有禅三昧方便善,亦正受方便善;有禅非三昧方便善,亦非正受方便善。
(十二)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止善,非正受止善;有禅正受止善,非三昧止善;有禅三昧止善,亦正受止善;有禅非三昧止善,亦非正受止善。
(十三)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举善,非正受举善;有禅正受举善,非三昧举善;有禅三昧举善,亦正受举善;有禅非三昧举善,亦非正受举善。
(十四)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舍善,非正受舍善;有禅正受舍善,非三昧舍善;有禅三昧舍善,亦正受舍善;有禅非三昧舍善,亦非正受舍善。
(八八三)
本经提出了禅的种种不同状态,分别从十四个方面区别:
一、是禅的概括性说明,从定与受的角度,禅可以分为四种禅进行分类:有定受皆善; 有定善受不善;有定不善受善;有定受皆不善。所谓定,指观安止于五阴;所谓受,指安止于五阴时所得离欲受。
二、住禅,从安止于定和受的情况进行的分类。
三、起,指由从无定与受进入定与受,及由低等级禅定进入高等级禅;
四、对住于禅的时间把握。安住禅时能否知晓客观时间的变化,并能控制住于禅的时间长短。
五、处,相处。与禅相处,即指能否随意进入某一禅;
六、迎,迎合,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能否迎合禅,即能否顺应禅修时五阴的变化。
七、修禅时所依止的对象是否正确;
八、修禅能否对所依对象达到无所住;
九、进入禅的方式是否正确;
十、能否修禅而断恶不善法;
十一、是否能善巧修禅;
十二、是否能对举相正确运用禅;
十三、是否能对止相正确运用禅;
十四、是否能对舍相正确运用禅。
网友评论